作者:卜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21 17:05:19
选择字号:
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召开

 

近日,为纪念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荒漠化防治专题联盟主任雷加强主持开幕式。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保护荒漠生态,展示大美新疆”,旨在共同宣传、研讨荒漠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同为“一带一路”荒漠化问题及其防治献计献策,为“大美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助力。

ANSO主席白春礼指出,新疆生地所自成立之初就承担着新疆荒漠化防治的重任,通过多边、双边合作,共同开展了针对中亚、东亚、西亚及非洲等区域荒漠化的联合考察、技术研发、试验示范与技术培训。2020年6月,新疆生地所牵头成立的荒漠化防治联盟正式成为ANSO国际专题网络之一,致力于通过合作研究、联合攻关、共建基地、共享成果等方式,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荒漠化防治的科学认知、技术包容、知识分享和能力提升,不仅拓展了荒漠化防治领域,而且扩大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外交影响力。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Ibrahim Thiaw说,土地修复是我们未来任何建设战略的最基本内容。没有土地修复,我们还将会面临全球危机。如果没有具体的努力再生我们的自然资本并转换我们的粮食生产系统,要保障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减少排放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泛非绿色长城组织执行秘书Abdoulaye DIA说,塔克拉玛干沙漠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萨赫勒—撒哈拉地区类似,希望通过土地复垦联合行动、农业发展、生态农业转型、农林复合经营和农业价值链的协调和监测,对非提供可持续技术和机构合作支持。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表示,荒漠化是全球影响范围最大的灾害,中国作为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大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也为丝路绿色发展插上了“同呼吸、共命运”的翅膀。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合作研究,能够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更加紧密,生态更加美丽,同时也为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合作契机,我们愿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

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指出,作为中科院布局在新疆的一支国家科研力量,长期以来,研究所面向国际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创新干旱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干旱区生态学与地理学领域开展研究和试验示范,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形成了成套的荒漠化治理模式。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新疆生地所共承担了30多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项目,成功申请“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荒漠化防治专题联盟;研究所也作为“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唯一技术支撑单位,携手推动“非洲绿色长城”建设。近5年,研究所举办了20多个国际会议和培训班;招收培养留学生110余人,助力提升相关合作国家的荒漠化防治能力。

学术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司司长刘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科学技术项目官员贾晓霞等10位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

新疆生地所新疆自然博物馆、新疆地理学会、新疆自然资源学会还举办了“关注荒漠生态 展示大美新疆”科普摄影展,展示了60年来抗击荒漠化取得的重要成就及经验,让更多公众认识防治荒漠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次论坛融主题宣传、技术分享及科技传播于一体,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引领作用,凝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学家对丝路绿色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防治荒漠化的认识与关注,推动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与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