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10 16:35:42
选择字号:
于贵瑞院士:时代呼唤,37年不离三尺讲台

 

于贵瑞说,当老师,是儿时的“情结”。

1959年,于贵瑞出生在辽宁大连新金县的一个农村,读小学时很“羡慕”那些老师们,便想着:好好学习,将来当个老师就好了,既有个事情干,还能“挣点工分”。

于贵瑞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花甲之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十年来,他曾还有过诸多身份称呼,但唯一没变的是“于老师”这一称呼。

如今,于贵瑞已有37年的教龄。2020年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大学最高级别教师荣誉奖“李佩教师奉献奖—优秀教师奖”,以表彰他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使命使然

如果说初心因“情结”而生,那么后来真正成为教师,则更多是因为需要,使命使然。

1984年,于贵瑞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那次高考并不容易。做选择时他抱有更大的希望,“或许可以到北京或其他地方的科研机构做研究,而不是留学校教书。”

在校长、系主任和导师的坚持下,于贵瑞留在了沈阳农业大学教书,这一待就是8年。后来,于贵瑞以日本政府国费留学生(中国访问学者)的身份被选派到日本千叶大学学术交流,在那里,他再次被导师安排为大学研究生院助教、园艺学部副教授职务,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

2000年,于贵瑞被引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秦大河的邀请下,成为研究生《全球变化》前沿性讲座“授课团”中的一员。

就这样,于贵瑞37年来未离开过三尺讲台。

在他看来,教书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不比做科研只需要深耕某一个具体的领域方向,做老师需要博览群书,能够整体把握学科,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有效地组织一门课程。同时,还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学生们听得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都不简单,但也“极大”地促进了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长。

2014年,于贵瑞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给研究生开设核心课《生态系统生态学》和《高级生态学》。他注重结合多学科背景、多学派观点、多维度思想,采用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和知识发展脉络进行讲述,让学生形成一体化的科学认知体系。

“教师是传承者、‘传教士’。”这是于贵瑞的切身体会。而对于此次获奖,他说,“李佩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敬佩,我能够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育事业做一点奉献,也感到非常欣慰。”

中国科学院大学“李佩教师奉献奖”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的一项奖教金,在于贵瑞看来,让学生和教师们感受到国科大的温暖和关怀,教育基金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教育基金会为大学经费来源多元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育事业,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这也是企业和企业家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帮学生建立“书架”

无论是在沈阳农业大学,还是在日本千叶大学,导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般对待,需要关心他们的吃穿、思想和成长的每一步及每个环节,这都是于贵瑞至今最深刻的记忆。

长久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得自己当老师后,想的也是“我能付出什么,能够帮孩子们做点什么”。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系统科学”的重要领域。因此,除了具体知识,于贵瑞更倾向于帮学生建立头脑中的“书架”。

每次课程的开始,于贵瑞总是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生态学的概念、历史来源、产生背景等学科最基本的内容。尽管,有时学生并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没用”。

“说起生态,好像没人不知道。但学术界的生态与公众理解的生态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诞生这个学科?古人是怎么想的?学科是怎么演化的?只有追本溯源,才能真正体会学科的价值和真正的科学意义。”于贵瑞娓娓道来,学科最本质、最核心的理论和思想并不多,但却是构建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框架,他希望传授学术思想和普适性理论的系统论述,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在自我意识中的“书架”,建立自己的能力知识体系。

打牢根基后,对于后面的课程,于贵瑞就会像“放电影”般进行——通过重要知识、学科研究热点、前沿领域与最新成果等传授指点,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在培养自己的研究生时,于贵瑞亦是如此。

于贵瑞的博士生韩朗对此深有体会,她说,于老师对待科研十分严谨,无论是指导我们科研论文还是学位论文的写作,从写作思路、结构框架、数据分析、图表展示到文字表达他都会逐一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不厌其烦地梳理修改。

在于贵瑞看来,对于学生第一篇研究论文事无巨细指导,反复交流,直到文章发表。如果学生在这“第一次”中能够很好地掌握其中每个细节,那就基本具备了科研能力,再加上论文发表有了自信心,往后就可以独立做研究了。

“最高境界是思想的传授,一流的老师最重要的也是传授科学的方法论、学术思想和思维逻辑。”于贵瑞说。

薪火相传

“你究竟想做什么?”每一位成为于贵瑞学生的人,在见到他时,都会面临这一“灵魂之问”。

于贵瑞说,做科学研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如今,面对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学生读硕士博士的目的不尽相同,他并不会强求每个学生都做研究。“根据学生的追求,帮他们谋划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于老师严谨认真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以及科技为国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和钦佩。”韩朗说,是于老师引领她踏入科研的大门,“言传身教的教导我研究要严谨,努力需刻苦,知识需广博,更帮助我树立了投身科研为国奉献的雄心和决心。”今年即将毕业的韩朗希望能沿着恩师的足迹,继续从事科研事业,用自己所学为国家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除了教学,于贵瑞还精心编写教材。他根据多年科研与教学实践工作,编写《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原理与方法》、《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理论及环境影响的生态学基础》等专著,指导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技术方法与野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国内通量观测及碳氮水循环研究领域基础教科书。

于贵瑞深知,教书育人不是一个人、一节课就能完成的。近年来,他十分重视培养青年教师,将自己开创并主讲多年的课程,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一步步交给青年教师,自己重开新课,到时机成熟时再传给青年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他先后培养出10 名青年骨干教师,部分老师已独立开课或成为课程首席教授。

从大学毕业至今,一路走来,于贵瑞涉足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之后致力于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台站网络建设及野外观测综合科学研究,开展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交叉研究。

2019年,于贵瑞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新身份对他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比如为学科发展多做思考,表达真实想法,为决策层提供思想“炮弹”......

“所走过的路没有特别设计,只是时代的呼唤,然后干一行爱一行,一步步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回顾过往,于贵瑞笑着说。

 

于贵瑞院士(国科大教育基金会供图)

于贵瑞院士(左三)在千烟洲站调研(国科大教育基金会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