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21 20:58:46
选择字号:
全国首个“基础研究特区”来了

 

要真正实现 “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体制机制上应该做些什么?近日,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并将其写入《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根据《若干意见》,上海将选择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给予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赋予“基础研究特区”充分科研自主权,并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充分改革探索空间。

作为支持基础研究的一项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哪儿?

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多年来,科学界为了基础研究持续不断的鼓与呼。

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曾多次呼吁要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在他看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跨入由量到质、由点到面的全面提升新阶段。“但在肯定成绩与进步的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要奋起追赶、不断提升。”

在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上海要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就需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把基础研究搞上去。

“基础研究是一个知识探索和增长的长期过程,根本上要依靠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认为,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弘扬科学家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同时倡导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的科研学风作风,对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至关重要。

针对长期以来科研人员普遍反映在基础研究领域要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厚植潜心研究氛围等迫切需求,上海市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提出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

朱启高表示,作为健全完善上海基础研究支布局体系的重要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该市部分具有突出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向重点领域、重点团队,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

朱启高介绍,上海试点“基础研究特区”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强调长期稳定的实施周期。以5年为一个资助周期,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二是突出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加大对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交叉研究的支持,鼓励试点机构组建交叉学科群,推动更多跨代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成果的产生。三是探索松绑放权的管理制度。鼓励各试点机构创新内部管理机制,重点在探索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实施项目专员制度、改革人才和成果评价制度、建立容错机制等方面开展探索。四是组建砥砺创新的人才队伍。在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培育一批跳出“跟随型研究”,创造更多“引领型研究”的一流人才团队。

要在“特”上下功夫

这些年来,上海集聚了一批“国字头”的高端科研平台、设施和重大任务探索,基础研究研发总体投入位于全国前两名,在脑科学、量子、纳米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看来,“基础研究特区”的关键是“特”。所谓“特”就是要体现基础研究的特点,具体实施方法、经费使用、评价标准等要与传统项目有所不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特’也要体现在我们与上海其他科研院校在优势学科领域方面的区别,体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特色,体现中国科学院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特点。”胡金波说。

目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初步建立了基础研究人才库、项目库和院士专家智库,计划围绕评价体系、经费“包干制”、项目专员制等方面开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工作。

胡金波进一步表示,通过“基础研究特区”的试点实施,希望能够探索总结出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从0到1”创新能力的科研生态体系,鼓励青年科学家勇闯科研“无人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开展‘基础研究特区’的试点实施,以边探索、边优化的方式,适度扩大,稳妥推进。”朱启高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