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8 13:28:58
选择字号:
专家学者“云”上共商“双创”创新
“双创”教育的未来是“三创”

 

“尽管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与全国人民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推出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培养一批杰出拔尖人才的期许相比,与世界各知名高校竞相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全面升级大学影响力的发展大势相比,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迫切需要提升、换挡,需要改革、发展。”

不久前,在由清华大学x-lab发起举办的“高校双创教育的创新”云论坛上,面对屏幕前数十位高校“双创”教育者和实践者,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总协调人、教务处副处长刘培表达了以上观点。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于高校“双创”教育的考验,以及疫情过后高校相关工作的未来发展,与会的专家学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科技创业将成重要方向

针对未来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的趋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表示,至少在未来的30~50年内,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主题是比较明确的。“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召。由此,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如此,未来创新创业重视技术产生的能力,通过“双创”解决技术难题,这样的趋势是值得关注的。陈劲表示,技术的创新对创新创业影响非常大,“创业求真,提倡科技创业”也是下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双创”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向。

“目前,国内创业教育太过于集中在服务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而真正进行科技创业的公司太少。”陈劲说,展望未来,我们要重视科技创业,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目前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硬核科技驱动的创业,以及那些可以强化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创业项目,将是我国‘双创’升级探索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会令我国‘双创’教育有很大的提升。”

对此,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涛表示,基于创新的创业需要硬科技、深科技的支撑。但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业不只具有线性和本地化影响,而是要打通全球产品链、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乃至人才链。

“因此,在‘双创’教育中,我们应倡导大挑战导向。”在许涛看来,人类面临的很多重大挑战,比如新能源、太空开发、联合国2030目标等,其背后在技术创新层面的本质,都是要把稀缺变成富足。“我们要深刻理解在技术涌现期,我们的创新和技术的本质是什么,这些也是我们在‘双创’理念方面需要持续升级之处。”

创业失败源于创新不够

具体到高校的“双创”课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主任、科技创业中心创始主任郑刚表示,如同实体的创业行为一样,高校的“双创”教育也不仅仅是开设几门课程或成立一个创业学院这样简单,而是需要一个“生态系统”。这其中包括课程、师资、活动、校友资源、外部区域环境、政策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条件。

然而,即便是各种条件都具备,是否就可以提升学生创业成功率呢?

2019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8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但其中创业成功的比例却不到10%。事实上,就在不久前,在回答网友关于创业的问题时,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还直言,自己“特别不主张大学生创业”。

谈及为何很多高校创业项目最终都走向失败,郑刚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缺少创新。

“斯坦福大学教授蒂娜·齐莉格曾将创业分为四个环节——要创业就要先创新,要创新就要有创造力,创造力怎么来的?要有想象力。这四个环节紧密关联。”郑刚表示,很多创业者之所以会失败,首先是因为项目缺乏创新力、创造性和想象力。这其实也提醒我们,在进行“双创”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最后创业,而是要鼓励基于创新的创业,要创业先创新。

对此,浙江大学在设置创业课程时,最核心的问题是提供优质的“双创”内容,并采取“四课堂联动”的模式。“第一课堂提供体系化的“双创”优质课程;第二课堂是校内课外实践;第三课堂是本地校外实践,我们积极和杭州本地的一些孵化器、众创空间开展定期合作;第四课堂则是依托浙大的硅谷创业实验室项目,每年暑期选拔十多位优秀学生,去硅谷创业实践,让他们零距离感受‘双创’。”郑刚说。

“三创”教育已成趋势

除了“双创”的话题外,在此次论坛上,有学者也提到了另一个近期十分受人关注的话题——“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

早在2015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就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推动高等院校开展“三创”教育。而在今年年初,在京召开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第二届年会暨第三届双创实践新技术高峰论坛,也将大会的主题定位为“培育三创教育新生态,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坦言,由“双创教育”升级为“三创教育”,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我们需要将‘实体’性的‘双创’教育或‘三创’教育拓展到‘云端’进行,并由‘线性’的独立探索走向‘立体’。”李纪珍表示,对于高校而言,这一过程也是“专创并举,专创融合,以专弘创、以创帅专”的过程。“通过实施‘三创’教育,为高等教育植入创新、创业、创造的灵魂,从而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流砥柱,这不仅是‘双创’教育的未来,也是高等教育的未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