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21 8:12:02
选择字号:
新冠疫情后精神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

 

2019年底以来,新冠肺炎在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造成了严重且持久的健康和社会危害。精神心理问题作为疫情的次生灾害对疫情后的国家治理和经济恢复具有重大影响。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冠疫情与精神健康”政策简报中表示,“新冠疫情不仅攻击我们的身体,还增加了心灵上的痛苦,严重影响全社会的精神健康和福祉。因此,各国必须将促进精神卫生作为当前重要事项,迅速加以应对!”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精神卫生必须被视为我们应对疫情大流行并从中复苏的核心要素,这是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在整个联合国系统支持下肩负的集体责任,对人们的情感健康掉以轻心,将会造成长期的社会和经济代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然而疫情对国民精神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才开始显现。

一项包含全国34个省市5万人的网络调查发现,我国普通人群中抑郁、焦虑、失眠以及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为30%左右;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这些精神心理症状的发生率高达70%。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医务工作者轻度以上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失眠症状和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达50%,与一般医务人员相比,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焦虑、抑郁和各类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有8万多例确诊病例,4645例死亡病例,被感染者、疑似感染者及其家属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是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

全国有几十万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他们承受着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从而导致其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显著增加。

在此次疫情期间,隔离人数累计达数十万,不良网络信息(包括不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等)的传播也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程度。此外,新冠肺炎相关的污名问题也日益凸显,包括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和康复者的排斥,以及针对来自湖北省等疫情严重地区人群的歧视,污名的存在会给受歧视者带来痛苦和困扰,极大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因此,新冠疫情后感染者及患者、密切接触者、丧亲家属及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负担严重,亟需进行疏导干预,而长期隔离措施对国民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此形势下,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后精神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

首先,要广泛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疫情后精神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疫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精神心理状况有其特异性,需对新冠感染者及患者、密切接触者、丧亲家属、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精神心理问题的追踪调查,对普通居民进行精神心理健康普查,全方位系统评估本次疫情对不同人群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实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

其次,要加强疫情后不同人群精神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疫情期间,各地已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民众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但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群体,往往不会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因此迫切需要心理帮扶走进社区,变主动求医为心理援助上门,并完善转介机制,通过普查识别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分类诊断和精准干预。同时,重点关注新冠肺炎患者和康复者、丧亲家属、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精神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诊疗并长期随访,切实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精神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再次,要加强科学健康知识普及,降低污名化。加强精神心理健康知识和疫情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心理调试方法,帮助人们客观认识新冠疫情及危害,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遇到的困难,减少因恐惧而盲目排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并降低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在遇到精神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专业治疗。

同时,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挑战,进一步突显了精神心理卫生资源特别是人才储备的不足。因此,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需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推进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管理,扩充服务资源,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对行政管理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和全科医生的精神医学知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能力,并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推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有力开展,将疫情对国民精神心理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