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6 10:07:54
选择字号:
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值得世界借鉴

 

6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团队在《柳叶刀》发表了关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大型综述性文章。

该文章从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支付方式、服务整合和机构协同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好疾病防控“奠基石”和民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超过92万个,医务人员超过235万人,承担着提供社区全科诊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同期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增加了10倍。

然而既往研究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常见病的诊断准确性和用药规范性,以及慢病的管理效果方面,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为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佛大学等院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多位基层医疗卫生的管理者和实践者,系统查阅了近十年来的相关报告和文献,开展了覆盖全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调查。

文章确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面临的系统挑战,包括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不足,“按服务付费”的模式刺激了不合理诊疗,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之间缺乏整合,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协同不够,以及医疗卫生体系内的健康管理缺乏连贯性。

为此,文章提出建议,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应当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在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质量;应当从费用支付、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促进临床诊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应当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协同;应当建立鼓励高质量、高价值的服务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应当逐步转变成一个“以数据驱动、由技术支持”的学习型平台。

胡盛寿指出,我国正经历着“重大慢性病+新发传染病”的疾病谱转变、“老龄化+城镇化”的社会发展和“大数据+互联网”的技术革新,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既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战略的机遇。

“我国有能力为全球树立一个成功的范例,展示如何在提升专科诊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夯实不可或缺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全面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改善质量和控制成本,进而造福整个社会。”胡盛寿说。

《柳叶刀》主编Richard Horton高度评价了本文的现实意义。他表示,历史上中国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成就卓著,其带来的民众健康水平的提升远远超过了同类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在阿拉木图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中国创立的以“赤脚医生”为代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让各国代表深受鼓舞和启发。

“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新挑战,也给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新机遇,相信它将不仅适合21世纪的中国国情,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Horton说。

相关论文信息: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122-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