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2/19 12:12:10
选择字号:
用非技术的眼光读懂医学史

DK医学史书封

《DK医学史:从巫术、针灸到基因编辑》,[英]史蒂夫·帕克著,李虎译,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19年11月出版

无论人类身处什么时代,都在延续一场关乎生存和健康的伟大战役——医学。

从荒诞到科学,从传统到革新,从古老的针灸和放血到未来的基因编辑,一本《DK医学史》穿越5000年,把从古至今的医者在治愈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道路上所做出的伟大尝试娓娓道来。

它不是一部技术成就史,也不是一本医学百科全书。它所描绘的医学事实背后,还有医学与人文、医学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脉络。

5000年医学发展的经过

写史多以时间为线索展开,英国科普作家史蒂夫·帕克的这本《DK医学史》也不例外。

“信仰与传统”“科学医学的兴起”“工业时代的医学”“现代医学”“基因和未来的梦想”五个部分,分别代表了医学发展以及人类对医学认知的不同阶段。

史前时代的巫医将疾病视作对灵魂的诅咒,东方的古老医学则用针灸和艾草,调节体内的“行气”平衡;中世纪的医生曾把水蛭吸血当成万能的良方,而科学的血液循环理论,要等到17世纪的人体解剖之后才确立;在消毒、止血和抗生素等基础知识问世之前,外科手术曾是一门行走在死亡边缘的理发手艺。

而同时,让读者难以想象的是,数千年前的人类就进行了数量惊人的外科手术,比如从史前时代到18 世纪一直存在对病人开展的钻颅术;故意切开皮肤的情况在古希腊十分罕见,但是古罗马的外科医生已经发展出了和现在十分相似的工具、设备、程序。

19世纪是医学出现巨大革命的时代。麻醉术让患者摆脱了痛苦;无菌术让外科手术摆脱了高死亡率;细菌致病理论使医生们摆脱了种种迷信,从而向认识疾病的本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进入20世纪,现代医学向霍乱、天花和结核病等古老杀手开战,解码了人类的DNA,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发掘了纳米技术和组织工程学操作的潜能。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发展,未来的基因编辑、组织工程,将带来全面改善人体健康的新浪潮。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一种医学的思潮开始回归,那就是关注医学的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开始认真思考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意义。

文本之外,该书的一大特色是,用了百余幅插图、原创图表和时间线,清晰地梳理了从史前时代到今天,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这些珍贵的史料图片,有的是来自古代的、千奇百怪的医疗工具、珍奇药材,有的是令人生畏的病理图片、解剖插图,看上去就像一座纸上医学博物馆。

一部亲近人的医学史

在书评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看来,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并未机械地按照时间顺序谋篇布局,而是有其内在的脉络。

比如,作者把战争和冲突作为医学创新的催化剂,它们所推动的许多医学分支的发展就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在古罗马禁止人体解剖之时,受伤的角斗士们是如何提供宝贵的医学观察机会的;16 世纪,法国外科军医安布鲁瓦兹·帕雷采用了药膏、绷带等创新性医疗用品,是如何从战场传播到普通外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医生们发现芥子气会影响身体中快速增殖的细胞,医学界为何能够据此研发出抗癌化疗药物;最致命的武器原子弹为何会使医学受益,间接带来骨髓移植和医学最新研究领域之一—干细胞疗法的诞生……

这些内容曲折生动,叙事性强,也为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汪冰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背后都有“人”的身影。“医学本身是以人为中心的,如果医学史不以人为中心展开,对读者而言就会有距离感。”

在作者笔下,盖伦、伊本·西拿、维萨里、巴斯德,他们挑战传统观念,使医生从世人眼中可疑的游荡分子,变成了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让高风险的、充满痛苦的医疗服务,变成了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共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哪怕背离世俗、忍受嘲讽,甚至突破禁忌用活人做实验。还有历史上最早的女医生们,她们打破性别偏见,跻身医疗服务事业的前线,为医学增添了许多温柔……

“这本书是关注人的。” 汪冰说,了解一个领域往往是从了解一个人开始的。一个人格化的代言人,常常能让公众对一个学科、一个领域有更多亲近的感觉,医学更是如此。“正是有了这些伟大医者的‘现身’,一部医学史才可能成为一本有温度的书。”

医学史不是技术成就史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扰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改革。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视,那么医学史的叙述,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成就的层面,而是更应该用非技术的视角去解读医学究竟是什么。

这本书就是试图这么做的。

作者想要告诉读者,最近一百年,医学是伴随着营养摄入增加、公共卫生条件改善、安全意识和健康教育的出现,才带来了人类生活质量和寿命方面的巨大进步的。突出的医学进步不仅包括疫苗接种、抗生素、新的药剂药品、更安全的手术,还有对致病因素的认知,比如致癌物质、污染物、职业问题等等。目前,全世界的医疗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经济差异阻碍了患者平等地享受技术的进步,千百万人很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获得医疗保健。

汪冰评价说:“疾病和治疗技术不是该书唯一关注的主题,它还关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这些分支被拧成了一股绳,作为一个整体来呈现医学的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的过程也让汪冰想起了在北大求学的经历。“虽然这所学校有着国内最好的医学史专业,可对医学生来说,它始终是边缘的。因为我们都在忙着学治病。”

“问题是,当我们还无法真正懂得医学为何物、人为何物时,治病就可能变得危险。”汪冰直言,“我们没有看见‘人’,看不到‘人’的生活情境,看不到‘人’在生命中与重要他人的连接,又如何知道自己一定是在‘救人’?”

正因为知晓医学史是沟通医学与人文的桥梁,汪冰也希望它能够成为更多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必修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