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2/18 18:20:02
选择字号:
科学家用细菌实现“空气发电”

 

利用稀薄的空气发电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一项基于纳米线的新技术——发电细菌,就能在含有水分的空气中做到这一点。

这项2月17日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表明,发电细菌产生的蛋白质细丝,可以产生足够的能量点亮LED灯泡虽然研究人员还不确定这些蛋白质细丝是如何工作的,但这微型发电功能强大17个这样的设备链接在一起,可以产生10伏特的电压,足以为一部手机提供电力。

参与这项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说,新方法应该被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郭万林研究水伏发电技术,这是一种从水中获取电能的分子方法。

据《科学》报道,15年前,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微生物学家Derek Lovley和同事发现了一种名为Geobacter的细菌,能将电子从有机物转移到金属类化合物。从那以后,人们了解到,其他许多细菌可以制造蛋白质纳米线,将电子传递给环境中的细菌或沉积物。这种转移产生了一种小电流,研究人员曾尝试将其作为清洁能源加以利用,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两年前,马萨诸塞大学博士生Liu Xiaomeng注意到,孤立的纳米线会自发产生电流。起初,他的导师、该校电气工程师Yao Jun对此表示怀疑,但最终他们发现,如果把纳米线的薄膜夹在两块用作电极的金板间,并且不去管它,们可以持续供电至少20个小时而且这个设备可以自我充电诀窍是让纳米线薄膜的一面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且使顶板比底板小。

经过不断试验,研究人员发现,当把纳米线放在一个不潮湿的房间时,电流会减小,这表明湿度是电子产生的关键因素通过将设备暴露在不同的湿度下,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方法在空气湿度为45%的情况下效果最好。

研究人员表示发电的秘密就在于薄膜的上半部分吸收了水分,形成了水分梯度,水滴不断从上半部分扩散进出,这些水滴可以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导致电荷在顶部附近聚集。Yao解释说,薄膜顶部和底部的电荷差异导致电子流动。

但之前利用水蒸气导电的尝试在短时间内产生少量电流。Yao的团队报告说,在新装置中,纳米线之间的空隙似乎有助于保持湿度梯度,使发电可以持续两个月以上。因此,新装置运行时间可持续几周,其输出功率是之前设备的100多倍。

郭万林表示,“空气发电”不需要外部电力,比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涡轮机的适用范围广因此,如果能扩大规模,它将显示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德国马普海洋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学家Dirk de Beer对这篇论文的成果持保留意见。他说空气发电似乎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电源,但他表示该技术仍然没有明确的电子来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