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维维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30 20:55:28
选择字号:
脸盲症有救了

 

6岁的Alice在学校很难交到朋友,在超市里会“丢掉”父母。Alice患有脸盲症,又称面孔失认症。这种困难影响美国约2%的人口,他们大多数生来就有这种症状,也有少数人在脑损伤或患病后出现面孔识别困难。
 
不幸的是,脸盲症似乎很难改善。面部识别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除了意外或疾病,在发育过程中是无法调整的。不仅是家族性的脸盲症,同卵双胞胎的脸识别能力也比异卵双胞胎要相似得多。引人注目的是,面部识别能力也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轨迹,并在整个成年早期持续改善,直到30岁。然而,直到现在,很少有证据表明,这一漫长的发展窗口提供了一个关键机会,以最大限度地成功干预。相反,之前的数据表明,在出生后最初几周,人脸识别能力是无法改变的。
 
但据《科学美国人》报道,最近一项研究提供了更有希望的发现:儿童在玩了改良版的“猜猜是谁”游戏后,面部识别能力大幅提高。参与者在游戏中会看到24张卡通面孔,然后各自选择一个目标,询问对方所选面孔的外观,通常是眼睛的颜色、发型和帽子、眼镜等配饰。在10天里,参与者每天花费半小时玩了10个等级的游戏。当他们连续两轮赢得比赛时,就进入下一个阶段。
 
经过人脸和物体识别测试训练后,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与控制组的儿童(只玩传统版本的“猜猜是谁”游戏)相比,玩改良游戏的儿童在训练后面部记忆能力平均提高了8%,该结果在一个月后仍然保持。研究发现,参试者在物体记忆方面没有改善,这表明训练只针对大脑中的人脸识别机制。这一发现支持了面部识别大脑专门系统的关键理论。
 
研究表明,在训练前面部记忆能力较差的人表现出最大的进步,这表明该计划对有脸盲症的人最有效。但研究人员表示,为了有效地使用该计划,护理人员需要有能力“发现”幼儿的脸盲症。虽然它被认为从出生起就存在,但这种症状的外部症状很容易被误解。虽然看护者可以有效地识别出那些表现出社交孤僻的孩子,但许多孩子被认为是“害羞”“注意力不集中”或只是“难以相处”。
 
这项研究还发现了脸盲症其他16种典型的行为症状,并对有这种症状的成年人、他们的配偶以及脸盲症儿童的父母进行了访问。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症状可以在儿童开始上学时首先被发现,这是许多人第一次遇到大量的新面孔。而关键的标记包括将工作还给特定的同伴、在没有标记的团队参与操场游戏中存在困难。
 
就像Alice一样,这些困难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儿童在情感发展和建立友谊的能力方面会遇到困难,事实上,脸盲症儿童经常被筛查出其他状况。因为对脸盲症的认识不足阻碍了对症状真正的了解。这种专业意识的缺乏有着重大安全隐患:脸盲症儿童很容易在学校旅行中迷路,或者在接孩子时找错了人。
 
该研究还提出了以证据为基础的应对建议。一个关键的发现是有必要向教育工作者揭示儿童脸盲症。虽然脸盲的成年人使用补偿策略来辅助日常识别(如声音或步态),但这些方法对小孩子来说通常太复杂了。因此,这项研究为开展一项急需的脸盲症儿童干预项目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在儿童时期面部训练的成果能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持还有待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