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8 21:33:06
选择字号:
第二届“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举行

11月27日,上海市科协、市住建委在科学会堂联合主办第二届“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活动周将围绕“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聚焦一大、二大、四行仓库等历史建筑,反映革命的历程、激发爱国热情,从建筑本身阐释上海近现代建筑技术和艺术发展,让参观者更好地认识上海、建设上海,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代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唐玉恩,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曹嘉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王海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武,同济大学会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朱伟珏等专家分别从上海百年发展历史与红色建筑、上海传统建筑的解析与传承、改革开放与上海历史街区更新(以南昌路为例)等角度阐述红色建筑艺术及文化内涵,并就其传承与创新进行了交流讨论。

图文展集中展示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新青年编辑部、陈云故居、毛泽东故居、韬奋纪念馆、南昌路花园住宅群、龙华革命烈士陵园、鲁迅故居、四行仓库、宋庆龄故居、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周公馆等上海有代表性的14个红色文化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的珍贵图文资料,包含了建筑的历史沿革、当时的风貌和艺术风格,及其修缮和保护的过程,共计22块,115张照片。

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指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座红色之城。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历经岁月沉淀,是凝固的艺术,是城市的无价之宝。他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实现历史建筑的功能重塑和可持续利用;要进一步促进海派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要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据悉,为“把科协建成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新型家园”,上海市科协与市住建委于2018年联合发起,举办了首届“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与科技国际周”,围绕上海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利用,聚焦法式建筑,集中盘点以科学会堂为首的、一批沪上最具代表性的法式建筑,介绍老建筑背后的历史记忆和修缮过程中的先进工艺,展示科技在历史建筑修缮与保护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提升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公共意识,促进中外技术文化交流,用科技凝聚人与城市,打造新时期的上海名片、永恒的“城市会客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