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小佩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4 9:19:17
选择字号:
彭士禄:敢拍板的核潜艇专家

 

“甲方每日下午五点半以前到家。迟到1小时罚款10元。如一周内都准时回家,奖励啤酒两罐或一瓶。”大约20年前,74岁的彭士禄作为“甲方”与小孙女签署了这样一份“合同书”。彭士禄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年事渐高却依然早出晚归,分外忙碌,小孙女对此颇为不满。

在研制核潜艇过程中,是否建造陆上模式堆引起大家一番争论。反对者认为建造陆上模式堆太浪费钱,而且会推迟核潜艇下水时间。彭士禄则认为,核潜艇的设计非常复杂,潜艇里面管子密密麻麻,空间十分狭窄,而建好后肯定要维修保养,万一设备装进潜艇里不合适,拆掉再吊出来所造成的损失更大。于是,他力主建造陆上模式堆,但建议不要搞太多。后来的实践证明,陆上模式堆在核潜艇建造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出于安全考虑,陆上模式堆刚启动试验时,控制机构设置了10个刹车信号,结果试验时老掉棒,自动停堆。彭士禄与其他同志研究了一番,终于找到原因。他说:“我们违反辩证法了,物极必反,太安全反而不安全。”为此,彭士禄果断地砍掉了6个刹车信号。否极泰来,试验时终于不再掉棒了,控制机构非常灵。

试验进行期间,有几个人曾经跑到军管会主任处告状,说彭士禄搞的模式堆开不了满功率,只能开到70%。军管会主任一听急了,一个电话把彭士禄叫到办公室。彭士禄说:“主任,你别急,我不但保证开到100%,而且要开到120%。但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赶紧把试验做下去,不要停!”军管会主任见彭士禄胆子挺大,说:“那好,听你的!”最后,果真达到了120%的功率。

彭士禄在工作中遭遇数不清的难关,在决断中拍了无数次板,由此赢得了“彭拍板”的美名。他回忆说:“当时各种争论实在太多。我就说:‘不要吵,做实验,用数据讲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凡事有七分把握,彭士禄就拍板,余下三分在实践中解决,他认为这比无休止的争论高效得多。

人物简介 彭士禄,革命先烈彭湃之子,1956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开始从事核动力研究工作。1963年他任七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院)核动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65年转并到核工业部二院二部任副总工程师,1967年6月—1971年6月任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基地副总工程师,1971年6月—1973年5月任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1973年起任七院副院长,随后任六机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1983年,调任水电部副部长、总工程师,组织筹建大亚湾核电站的前期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