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9/10 10:53:11
选择字号:
谁在联盟号飞船上打了个洞?
专家:或为地面人员误操作,肇事者该判刑

 

8月30日发生的国际空间站空气泄漏事件,故障原因引来种种猜测。最初有专家判断可能是空间碎片或陨石所致,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4日表示,人为原因也是调查方向之一。对此,国内航天专家向科技日报记者表达了看法。

“一看那个孔就像是钻的。”航天专家庞之浩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则表示:“判刑都不为过。”

后果有多严重?不致命

莫斯科时间8月30日凌晨,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值班员发现空间站舱内有微量漏气现象,此时空间站内的压力传感器也发出警报,将正在睡觉的6名航天员惊醒。经过检查,他们在与空间站对接的联盟号飞船轨道舱壁上发现了一个直径约1.5毫米的穿孔,赶紧用胶水和胶带补了起来。

小孔的成因尚无定论,不过专家已经排除了空间碎片或微小陨石撞击因素。杨宇光认为这算是个“好消息”。他说,如果是陨石或碎片击穿舱壁,可能还会对舱内设备造成破坏。如果是人为穿孔,故障模式就简单多了,仅仅是个孔而已。

不过,“仅是一个孔”也不容忽视。记者了解到,如果不及时处理,空间站里的氧气会在18天内耗尽。

庞之浩介绍,舱内气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严重后果。历史上曾有过惨痛教训。1971年,俄罗斯联盟11号飞船与礼炮一号空间站分离返回地球,在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过程中,返回舱的压力阀受震动开启,导致舱内空气快速泄漏。飞船上的三名航天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因急性缺氧窒息以及体液沸腾而牺牲。

为此,航天界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应对“穿孔”问题。庞之浩说,需要长期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等,都设有防护板。例如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就在实验舱侧壁加装了约3毫米厚的金属防护板。同时按照设计,如果天宫一号上出现直径5毫米的漏孔,可以把舱压维持在70千帕以上,坚持80分钟,给航天员提供应急处理时间。

此外,航天员也会接受相关训练。例如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事故后,美国在2005年复飞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上,开展了航天员出舱维修试验,练习了多种维修补救方式。

杨宇光认为,此次泄漏事故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他说,如果在飞船单独飞行时出现泄漏会很危险,因为飞船自身空间不大,压力下降速度很快。但国际空间站的内部空间达到约1100立方米,在同样的漏率下,压力下降相对缓慢,可以从容地查找修补。此外,这次穿孔出现在飞船轨道舱,将来飞船返回时,航天员是乘坐返回舱再入大气层,轨道舱将被抛弃在太空中,不会对返回造成威胁。

“凶手”是谁?或为地面人员误操作

虽然不是致命故障,但成因不可不查。小孔的“罪魁祸首”是谁,目前有不同猜测。

有人怀疑,是某位“归心似箭”的航天员所为。他可能绝望地想要离开空间站,因此决定造成破坏,迫使空间站紧急疏散,但同时给安全返回地球留下了后路。

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的航天员,拥有超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无疑是基础条件。但有研究发现,即使拥有强大的内心,航天员也可能在严酷的太空环境中崩溃。除了长期处于封闭空间以及未知风险带来的压力,微重力和宇宙辐射也可能对人类大脑灰质造成损害,导致病理行为。

庞之浩说,航天史上有过航天员“闹事”的先例,1968年升空的阿波罗7号乘组,就曾与地面发生“对抗”。

那次任务实施前,航天员施艾拉和康尼翰出现了感冒症状,虽然在起飞前痊愈,但飞行15小时后施艾拉的感冒复发,还传染给了同伴埃斯利。在微重力环境下,施艾拉开始呼吸困难,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后状态更糟,开始烦躁,并为是否进行实况转播与地面发生争执。飞船返回前,3名饱受感冒困扰的航天员又因是否穿戴舱内航天服和头盔与地面激烈争论,他们担心重力恢复时,自己无法清理鼻涕。这次事件被一些媒体称为“太空中的叛变”,正因此事,3名航天员的“NASA杰出服务奖章”迟发了40年。

虽然发生过阿波罗7号“天地对抗”、和平号空间站里的航天员争执,但庞之浩表示,航天员蓄意破坏航天器的事件从未发生。

杨宇光认为不可能是航天员所为。他说,国际空间站的值班时间通常是4个月到半年,这样的时间对于训练有素的航天员完全能够适应。另外对于航天员来说,在空间站工作是宝贵的人生经历,这样的机会他们非常珍惜。

另一种说法是,飞船研制人员犯了错误但未报告,私自把孔封了起来,直到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封胶干燥脱落后,问题才暴露。

俄罗斯前太空工程师谢列尼亚科夫向媒体表示,他认为这个洞应该是在地面上钻的,最有可能是一个工人操作失误,随后赶紧补上。“要么他不想告诉别人,要么他被警告最好闭嘴。”

俄罗斯方面称,将由一个委员会开展调查,找到肇事者。

杨宇光说,按照规则,研制人员负责的区域发生状态变化,应该及时上报,由全系统共同采取策略解决问题,确保风险可控。如果私自掩盖是严重的渎职行为,判刑都不为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