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任芳言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4/1 15:10:06
选择字号: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刘彦随:乡村振兴“四缺五弱”怎么破?

 

21世纪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宏观战略相继实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国内城乡二元体制和长期“重城轻乡”的发展偏向,使得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依然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结构性矛盾。

如何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镇弱村空”局面怎样破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认为,当前乡村发展难题可概括为“四缺五弱”,即科学规划、制度体系、长效机制和创业人才缺乏,以及建设主体、资源支撑、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相对弱势。还有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不牢固、“乡村病”日益严重等现实问题,也对城乡融合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其实,在20世纪,面对农村日益凋敝的状况,美、英、法等国相继推出创新策略,日韩等国也在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时,及时推行农村振兴建设运动。

但在长期从事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的刘彦随看来,中国乡村振兴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依赖财政供给、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的转型方法,也应避免陷入城市贫困与农村衰败并存、社会矛盾凸显的“陷阱”。

“我们应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路。”刘彦随说,“针对当前乡村地区的‘镇弱村空’状况,应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对症下药。”

例如,对市县层面有条件的村域,应培育主导产业、做实村镇经济;规模大、条件一般的,应将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居住条件为重点;规模小、条件差的“空心村”,则应坚持中心集聚、集约发展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做好全域规划,发展壮大新型社区和小城镇。

他认为,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无疑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内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应面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根治“乡村病”为前提,遵循治病-转型-发展的基本规律,城乡关系也应由二元分离转向统筹-协调-融合发展。他强调,“乡村振兴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乡村地域多体系统,主要包含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坚持扬长与补短结合、均衡与极化契合、居住与产业融合,构筑城乡基础网、优选乡村发展区、激活村镇空间场、强化乡村振兴极。”

刘彦随建议,破解特定时期乡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应以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为抓手,系统构建人、地、业耦合格局与创新体系。乡村振兴宜以县域为目标,以村域为单元,以农户和企业为细胞,要注重“以人为本”,应激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创业,引导农民企业家回乡发展,村民无论是进城务工还是留守村庄,都应找到其应有归宿。

他还呼吁,要创建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体系,创新发展中国乡村科学或乡村学。探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极化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评估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理论与方法体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