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小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19 10:06:04
选择字号:
“非遗”传承需抓住年轻人兴趣点

 

■吕小羽

据报道,日前,广州美术学院动漫专业的近百位师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共同向8位民间工艺大师拜师学艺,争当非遗传承人,决心以文创设计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古国,拥有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毫无疑问非常重要,但因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工时长、产量低、成本高等情况,在传承上比较困难,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广州美术学院的做法给非遗传承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学院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老师,指导大学生学习传统的“非遗”技艺,学生走进“非遗”作坊,深入了解行业现状。非遗传承人对学生进行技艺方面的指导,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院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双方共同打造“非遗”项目特色课程,为“非遗”培养新的传承人,并使更大范围的年轻人能够了解“非遗”,认识“非遗”。

事实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在当今社会的实用性较弱,很容易与社会脱节,也很难进入年轻人的视野。但“非遗”想要传承下去,离不开年轻人这个市场。想要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就必须想办法融入现代社会,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感受。最近热播的少儿节目《赢在博物馆》等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使用明星讲解人、主持人,通过孩子们组队进行比赛,使那些古老的文物“活”了过来,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走进年轻人和少年儿童的心里。

其实,非遗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传承人带徒弟这种传统的方式,需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具备现代元素,才能得到年轻人的喜欢,并使他们真正愿意去接触、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搭建合适的平台,使我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18-03-19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