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春礼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发布时间:2018/2/16 18:52:17
选择字号:
白春礼:2018《中国科学院院刊》卷首语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党的十九大以“新时代”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在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的同时,也为科技界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新的时代赋予科技创新以新使命。科技创新,不仅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应有之义,更需要与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深度融合。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在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的同时,如何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是新时代赋予科技界和中科院的新使命。

2017年,中科院全面推进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均迈上新台阶。全院重大成果产出成就斐然,科技基础设施、国防科技、信息科技、农业科技、产业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等领域均取得积极进展。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均取得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

FAST夜景

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中,在提到2017年“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时,特别提到中科院主导研发、参与的“‘慧眼’卫星遨游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等,并表示“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中科院全体职工及全国科技界备受鼓舞,更加坚定科技创新自信。

在新的一年里,中科院将不忘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牢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十九大描绘的新蓝图、做出的新部署贯彻落实到“率先行动”计划中,充分体现和贯穿到科技创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紧密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不断调整充实“率先行动”计划的重大创新领域布局,凝练聚焦重大科技任务;

立足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等科技创新的新部署,不断强化“率先行动”计划的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部署;

紧密结合参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建设等任务,进一步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举措有效衔接,不断拓展“率先行动”计划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区域布局等方面的内涵和外延。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时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

2017年,在新一届编委会领导下,《中国科学院院刊》坚守“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定位,坚持“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重大专题、专刊策划,不断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其中,第5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得到刘延东同志批示,“科技支撑‘一带一路’——中国科学院在行动”“科技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进展”“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专刊专题和高端论坛活动,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和决策,发挥了科技智库媒体的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院刊》还新增“智库观点” “新形势 新经济 新动能 新体制 新政策” “新青年 新思想” “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进展”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新栏目,紧跟新的时代脚步,把握科技创新脉搏。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科技创新的新时代,为科技智库媒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院刊》也必将乘势而上,依靠国家科学思想库的公信力,通过媒体融合的传播力,不断扩大社会的影响力。更好地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更好向社会和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2018年新春到来之际,谨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科院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新年问候,向中科院全体职工致以新春祝福!

白春礼     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共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3年9月出生,辽宁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微纳协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 《中国科学院院刊》主编,若干化学和纳米科技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共同主编或国际顾问编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