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2/7 9:15:02
选择字号:
国之瑰宝 宽甸柱参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东北有三宝,居首位的便是人参。由于有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的功效,人参深得推崇。目前野山参已经很罕见了,但在辽宁宽甸,有一种历经400年得以保存和延续的珍稀物种资源——柱参,优美形体和药性价值可媲美山参。

柱参是石柱子村人利用野山参种源,经几百年的人工驯化栽培而来,对自然条件要求极为苛刻,非石柱子之土、之气、之水不可得。农业部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辽宁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位列其中。

柱参之乡

柱参,亦称石柱人参、石柱子参,系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为核心的周边固定区域所独产。石柱子村位于辽宁东部山区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这里山连绵、水纵横,森林茂密、特产丰富、风景优美,被誉为鸭绿江边的香格里拉和神仙居住的地方。

柱参源于野山参,栽培历史久远。据《宽甸县地方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610年前后),山东七翁到此采挖野山参,大参拿走,幼参及参籽就地栽种,并栽榆树、立一条石柱为记,一石奠基业,一榆扬旗帜,柱参就此而得名。

柱参芦高体灵、皮老纹身、须长须清、珍珠疙瘩多、形态优美。因其酷似野山参,被誉为“园参之冠”“国之瑰宝”。400多年来,经历代参农培育,已形成圆膀圆芦、草芦、线芦、竹节芦四个特有品系,成为人参家族的一个独特种类。

因其独特的栽培方式和特定的气候条件,采大自然之灵气长成,经过世代相传,参农积累了一套栽培石柱参的绝技。柱参栽培技术、采收和加工极为讲究。种柱参对坡度、坡向、土壤要求非常严格,坡度应该在25°至40°之间,以黄沙土和黑沙土为主。

传统的园参栽培要经过选场整地、做畦、播种、育苗、做体下须、移苗定植、趴货上土几个过程,一般须生长13年以上方可出土。趴货20年以上的柱参与野山参几无差别。

柱参的形体结构、药用成分、营养价值优于其他园参,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明末清初,东北最大的人参集散交易市场营口素有“柱参不到不开行”之说。至今矗立的奭公德政碑是柱参发展沧桑的见证,为参立碑在国内外也属绝无仅有。

近年来,林下种植成为首选的方式,立体栽培让柱参生长回归自然,不仅实现参林共存、参林双赢,而且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目前,石柱子村林下柱参面积1.7万亩,是当地“一村一品”重要产业。

“柱参之乡”不断绽放新的光芒,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特色柱参文化。直到现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这天,参农都要立庙祭拜最早养柱参的祖师爷,为其过生日。目前,柱参传统栽培技艺已被列为辽宁省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村一品

随着生产的发展,传统的柱参栽培技艺有失传和被抛弃的危险,传统的生产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保护、挖掘和传承传统栽培方式势在必行。

宽甸县政府按照农业部要求,结合辽宁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辽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第一县的目标,制定出台了柱参发展规划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柱参传统栽培系统保护办法,在重大科研项目、资金、保护措施等方面全力支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叫响神州、走向世界。

宽甸把以柱参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采取政府引导、协会带动、龙头企业拉动的方式,推动该项特色产业发展。

因其对生长环境的特殊要求,把柱参的产地振江镇石柱子村作为柱参产业发展的基地。这是国内首家进行林下参GAP认证,联合各科研单位和专家就产地生态因子、种质资源、天然林下绿色有机抚育,标准操作技术规程SOP和石柱山参质量评价的野山参发展基地,建立了从种质资源监控、提纯、扶壮、良种培育和生物工程改良种质的一系列系统工程。

由于石柱人参生长期一般为13年以上,生长周期长,为保护该物种,经辽宁省林业部门批准,每年只限增加参地50亩,同时退下来的参地还林,达到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振江镇、石柱子村大力推广林下石柱参栽培技术,实行用树遮阳,优势互补。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柱参研发及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形成特产综合开发产业链条,为我国丰富的人参经典古方“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当地开发了柱参茶、柱参果浆饮品、柱参酒、柱参饮片、柱参粉、柱参保健品等系列产品,通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宽甸县被中国中药材协会授予全国石柱人参第一县称号,振江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柱参产业“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

不仅柱参驰名中外,深受欢迎,风景如画的石柱子村,至今石柱傲立,老榆挺拔,也成为宽甸一景。每当林下参籽红熟时,鲜红晶亮、灿烂夺目,吸引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是人们休闲观光、旅游、养生的天堂。(王方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2-07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