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乃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1 9:42:37
选择字号:
李乃胜:提升海洋文化意识 感悟海洋文化内涵
为经略海洋插上文化的翅膀

李乃胜 

■李乃胜

海洋,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温床,大气的襁褓,资源的宝藏,商贸的窗口,国防的前哨。亘古历史证明,谁控制了海洋,谁征服了海洋,谁就能领航人类文明的“快船”。因此,“蓝色”火炬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海洋文化始终引领着人们“向海洋进军”的风雨历程,并给予最及时、最粗犷、最公正的褒贬奖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大包容是海洋的第一品格,也是海洋文化的精髓。神州大地自古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故一江春水向东流,条条江河归大海。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可海洋来者不拒,包容万物。这就是“大海般的胸怀”“大洋般的气魄”。

上善若水,无私奉献。至善无私是海洋的第二品格,也是海洋文化的底蕴。利万物而不争,趋低洼而不怨,纳污垢而不嫌。海洋不仅以慈母般的胸襟养育了水族世界的芸芸众生,而且以巨人般的臂膀托起了海面上的百舸争流,更加之把不尽的空间和资源无私地奉献给当今人类。

生生不息, 运动不止。生机活力是海洋的第三品格,也是海洋文化的内涵。一座万仞高山不过三五亿年就会衰老成一堆黄土,而40亿年的海洋却青春永驻,生机盎然。君不见潮涨潮落,浪奔浪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曾想大洋环流、海底潜流,循环往复,活力无穷。

海洋文化引领蓝色文明的演化轨迹

海洋对地球来说几乎是与生俱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出现充其量不过几百万年,相对古老的海洋来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必然会思考地球的本源是什么?人们生活在大海边,必然会发问这么多的海水是哪里来的?由此产生了海洋文化的蹒跚脚步。

1.“靠海吃海”的滨海文明

在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人们就知道捡拾海边河畔的贝类和海藻充饥。10万年前山西“丁村人”遗址,已出现青鱼、草鱼和螺蚌等水生生物遗迹;一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就发现残留的贝壳。《山海经》中有“捕鱼在水中,两手各操一鱼”的记述,表明先民们很早就会赤手抓鱼。这一切标志着古老的中华民族曾度过一个“靠海吃海”的史前文明阶段。

海洋生物相对陆地生物来说,给人类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蛋白,促进了人类的健康和大脑发育。同时抓鱼拾贝比起陆地上狩猎搏杀来说容易得多,收获也多。更重要的是“用火”能除去腥臊,增加味感。因此水与火的结合,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智商发育,提升了健康水平,从而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

2.“渔盐之利”的用海文明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捕鱼技术和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有了相当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从许多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捕鱼工具,如骨制的鱼镖、鱼叉、鱼钩,可以推断这一时期已有多种捕鱼方法。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钩制作精巧,相当锋利,可与现代钓钩相媲美。用网捕鱼的记载见于《易经·系辞下》“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各地出土的许多网坠也说明当时用网捕鱼已比较普遍。

海水是咸的,因为含盐。盐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蓝色文明的基础资源。如果把海洋中的盐分提取出来的话,在整个陆地表面会堆成200米厚的盐层。先民们早就认识到原盐的重要性,民间传说古齐国就开始“煮海为盐”,实际上远早于春秋战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就有熬盐器具出土,在商周时代的“古盐场”就更多见,并有大量制盐器物相伴。山东寿光双王城“古盐场”的发掘曾于200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夙沙氏制盐的传说起码可上推至三皇五帝时期。齐国的“私盐官营”已成为当时国家的经济支柱。江苏泰州、扬州的盐宗庙里供奉着夙沙、管仲、胶鬲三尊神像。就海盐来说,河北有“盐山”,江苏有“盐城”,山东在莱州湾畔有“盐都”。而且第九届国际盐业大会公认,海盐提取“中国早于他国”。

3.“舟楫之便”的商业文明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柄叶连体船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独木舟,说明距今7000年前人类就知道用独木舟之类的漂浮物渡河,甚至用来进行渔猎活动。到秦始皇三登瑯琊,遣徐福东渡扶桑,并于芝罘外海射杀大鱼,说明秦朝已有了庞大的海上船队。秦朝的琅琊港已经成为中国滨海重镇,开创了中国航运的历史。到唐宋时期,东部沿海的广州、潮州、泉州、福州、温州、明州、杭州、扬州、海州、密州、登州等都已发展成重要的海港城市。

明永乐三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郑和的船队历时28年,七下西洋,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包船、马船、粮船、战船、坐船达数百艘)、组织之严(舟师、两栖、仪仗三大序列;指挥、航海、外交、后勤、军事五大部分)、航程之远(到达30多个国家)、影响之大,堪称当时世界之最。

郑和之后,欧洲人15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瞄准了东方的黄金、香料、茶叶、丝绸和瓷器。从1443年恩里克王子指挥葡萄牙的航船纵穿非洲西海岸到1768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南大洋探险,前后历时300年,造就了一个人类航海史上“地理大发现”的辉煌时代。其中1487年迪亚士的船队绕过“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地理大发现推向了高潮。

4.“大国崛起”的近代文明

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为率先进军海洋而尝到了“地理大发现”的硕果,1494年的“教皇子午线”使“两颗大牙”瓜分了世界。接下来,西欧小国荷兰,凭借着海底浅层丰富的泥炭资源,迅速靠航运而称霸海洋。17世纪初,一万多条“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游弋在世界各国的大小港口。小小的英伦三岛,秉承“面向海洋发展”的原则,自1588年“英西大海战”一举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迅速成为海洋霸主,率先靠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进入了“大国崛起”排行榜的前列,一度成为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到1815年,英国海军舰船的总吨位达61万吨,几乎等于世界各国海军的总和。再往后,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海洋这个广袤无比的竞争舞台上各显其能,不断弹唱着一曲曲“劈波斩浪”的胜利凯歌,上演着一幕幕“大国崛起”的蓝色话剧。

5.“耕海种洋”的海土文明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海洋竞争逐渐进入了有序化阶段。但近岸污染的加重和海洋资源的失衡,使全世界不约而同地跨入了一个保护海洋的新阶段。如何使“同一个海洋”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何为13亿中国人提供优质蛋白,成了中华民族必须要回答的“谁来养活中国”的重大命题。于是耕海种洋、资源修复、海洋农牧化等新举措应运而生,带来了拓展蓝色空间的新一轮“海土文明”。我国被世界各国誉为“海水养殖的故乡”。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青岛为中心,发起了“鱼、虾、贝、藻、参”五次海水养殖浪潮,使中国的水产业实现了“海水超过淡水,养殖超过捕捞”的历史性突破,我国水产品总量超过6000万吨,稳居世界第一,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超过50公斤。如果按照人体蛋白质年需求核算,50公斤水产品能满足其三分之一。

6.“海上丝路”的工业文明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视野不断向“深海、深蓝、深钻”拓展,来自深海的科学探索不断传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学发现,深海油气田、海底可燃冰、海底热液硫化物、洋底多金属结核、海山富钴结壳、海底热泉黑烟筒、海底冷泉沉积物,深海极端环境生物基因、海洋药物资源等新的蓝色经济信息不断从海上传来。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区的可燃冰试开采,创造了开采时间、开采总量等若干个世界第一。这一切表明,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全人类正在大踏步迈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工业文明新阶段。

2013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构想开启了一个以海洋互联互通为纽带的国际化海洋产业新阶段。“大船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一艘商船能装载两万多个标准箱,俨然是一个海上流动的物流中心;“智慧港口”建设如火如荼,偌大的港区码头,只见各类货物移动,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与过去繁重的人工“扛大包”相比,现在装卸一艘万吨巨轮几乎是一瞬间;“海上通道”工程方兴未艾,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水上机场、海底设施,鳞次栉比,突飞猛进。这一切无不展现出海洋工业文明的曙光。

海洋文化带来“海洋观”的根本转变

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实践中也形成了独特的“海洋观”,进而引领和指导着中华民族大踏步向海洋进军,也揭示了泱泱海洋大国从田间走向海洋的思想嬗变。

1.历史的海洋观

古代中国很早就开始了海洋采集和海洋捕捞,自春秋战国以降,便形成了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为主体的朴素海洋观。在经过明朝短暂的海洋开拓之后,清朝“闭关锁国”的海洋观不仅使中国丧失了进步发展的历史机遇,而且使中国陷入了“任人宰割”的尴尬历史境地。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遂趁虚而入,凭借“坚船利炮”打碎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抵抗侵略,御侮图强,并虚心学习和积极引进“夷之长技”,建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形成了新一阶段以“师夷之长以制夷”为特点的中国海洋观。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痛历史教训,使中国人开始接受以“海权”思想为主体的海洋观。虽然孙中山把发展海军与发展海洋实业提到了国家政治和国家战略的高度,但在当时军阀割据、政局混乱的情况下,这样的蓝图不可能实现,后来喧嚣一时的“洋务运动”也无果而终。

2.近代的海洋观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海防力量的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建国初期,由于东西方政治背景,以毛泽东为领导的新中国把海洋看作天然的战略屏障,提出在沿海地区建立“海防前线”战略,使海洋只处于服从和服务于“巩固国防”的次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认识到海洋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通道和窗口,认识到增加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势在必行,果断地突破了传统近岸防御的海防观,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海防战略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继承改革开放的海洋观的基础上,对中国海洋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海洋观,即从国家安全、国家权益、国家发展、和平崛起的高度上认识海洋。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崭新海洋观。明确要求“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3.现代的海洋观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历史一再证明,背海而弱、向海则兴,封海而衰、开海则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世界发展和时代需求,进一步深化拓展了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思想,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并提出了“依海强国、依海富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指导方针,把海洋强国建设推向了新高潮。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构想,把新时代的海洋观进一步国际化,以海洋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共享共赢”为目标,真正实现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共筑蓝色辉煌。

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出访希腊时,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阐述了中国的海洋观:中国愿与各国共建“和平之海”,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反对海洋霸权,致力于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通过当事国直接对话谈判解决海洋争端。中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秩序;中方愿与各方共建“合作之海”,积极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海上通道、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海洋资源、探索海洋奥秘,为扩大国际海洋合作作出贡献;中方愿与各方共建“和谐之海”,在开发海洋的同时,善待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让海洋永远成为不同文明间开放兼容、交流互鉴的桥梁和纽带。

海洋文化与海洋科技深度融合

海洋科技以探索认知为起点,海洋文化以知识储备为前提,因此海洋科技是文化的基础,海洋文化是科技的升华。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并驾齐驱。蓝色文明进程的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重大海洋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是既有海洋科技的作用,又有海洋文化的影响。

许多海洋科学大家往往也是文化巨擘。科学家往往具有很优秀的文化天赋,而许多“文化人”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科学认知能力。这说明科学和文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创新素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是拥有很强的思维、好奇、质疑、理解、创造能力。

一个优秀的海洋科研成果往往体现了很高的海洋文化水准,奇妙的海底世界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珊瑚礁生物群落简直是一座座活着的艺术博物馆。一个精美的文化作品往往会激发出新颖的学术思想。科学的灵感需要文化启迪,文化的提升需要科技支撑。

试想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迎着中天皓月,漫步在湿润的海边,听着海浪轻轻地拍打沙滩,哗啦哗啦的舒缓节奏,令人物我两忘,思绪万千。这就是大自然的美!这既是自然规律的展示,又是文化灵感的再现。

1.沧桑演变的尘封档案

短短几十年时间,人类实现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中国人做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眼下正进一步走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海洋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突飞猛进,海洋文化在国际视野中纵深发展。如果说海洋科技旨在揭示发生在海洋中的自然变化规律,海洋文化则瞄准“万年”量级的人类活动,试图阐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今天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则更进一步聚焦人类、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效应。

沉睡在茫茫深海底的沉积物,从松散的陆源泥沙变成坚硬的沉积岩石,封存了人类、社会、自然的海量文化信息,不仅是自然界沧桑演变的完整档案,也是人类活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信息宝库。陆地上对各个文化层的考古挖掘,充其量是“管中窥豹”的一孔之见,首先是纵向上没法连续,任何一个考古遗址,最多只能证明某一个时代的某些问题,无法回答从无到有的历史沿革。其次是平面上难以拓展,即使文化遗址再多再密,也只能是“点对点”的分析判断,历史上“一山分两国”的事实司空见惯,所以仅凭“点上”的见解恐怕很难复原历史全貌。而海洋恰恰弥补了这些缺陷,剖面上连续不断,从最原始的“起源信息”到今天的现实纪录,平面上广袤无垠,无限拓展,而且可以提供多学科的、网络化的、数字化的、实时的、连续的海洋文化信息。

2.从源到汇的历史追溯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史脉络讲究“从源到汇”,文化探索习惯“将今比古”。“溯源”自古就是厚重的文化命题,也恰恰是海洋科技的神来之笔。近年来。海洋科学热衷于研究“全球变化”,从亿万年前的古气候、古环境、古海洋,到今天的温室效应、两极冰融、海面抬升,探索手段不断更新,研究程度不断加深。而自然界的任何“些微”变化都会带来人类社会的“蝴蝶效应”,任何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如洪涝、干旱、地震、台风、火山、滑坡,都是人类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拐点”。

偌大的中国版图,以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为界一分为二,西高东低,迥然不同。西边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起伏颠连。山脉与盆地相间发育,自北往南依次变新。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高原文化、雪域文化、大漠文化,这一切的溯源答案都储存在孟加拉湾的海底沉积物中。东边的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交相辉映,总体上自西往东,形成年代依次变新,养育了以中原文明为特色的华夏文化和以沿海文明为特色的东夷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原始性证据都封存在东海的沉积物中。

天上群星皆拱北,地上无水不朝东,这些文化认识盖源于滚滚长江东逝水。之所以能够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开了巫山天险!要没有当初的巫山地堑沟通三峡,四川盆地肯定是水乡泽国,也就不会有横贯东西的“长江文化”。但上帝何时斧劈巫山?只有东海沉积物能给出准确答案。同样,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游九曲十八弯,下游南北大摆尾,但枢纽在三门峡。大自然斧劈中条山,才出现了以黄河为纽带的“中原文明”。甚至连渤海曾经是“湖”,太湖曾经是“海”这样的海洋科技问题也凸显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海底秘密与水中世界

探讨海洋秘密,揭示自然规律,必将带来海洋文化的飞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库克船长南极探险,几乎变成了欧美海洋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陆地上风化剥蚀,削高填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得高山不高,深沟不深。地球上真正壮丽的山川地貌隐藏在深海洋底,因为广袤的海水使其免受风化剥蚀,保留了最原始的地貌形态。人们难以想象,雄伟的太平洋中脊,绵延西展,链接着印度洋的“人”字型海岭,进入大西洋后变为“反S型”的中央山脉,直插北冰洋底。一条山脉纵横八万里,沟通四大洋,联结五大洲,是何等壮观!

人们熟知马里亚纳海沟深达一万米之多,但深度6000米以上的狭长海沟,首尾相连,弧形展布,环绕太平洋一圈,至少延展两万公里以上,又是何等令人震撼!陆地上的任何所谓“大峡谷”比起来只能是“九牛一毛”,望洋兴叹!

水中世界,美妙绝伦,芸芸众生,千奇百怪,万类水中竞自由。作为生命摇篮的海洋蕴藏着无穷的生物奥秘!如果说人们了解陆地上的生物达百分之八十的话,对于海洋中的生命,人们所知甚少,充其量不超过百分之二十。更加之那些离经叛道、匪夷所思的科学发现,更使每一次科学考察成为颠覆性认识的文化探索。生命来自何方?海底热液生物群的发现使人扑朔迷离,不知所云。茫茫深海洋底,凡是热水喷发的地方,都有非常密集的、似曾相识的生物群落发育,其生态特点非常之奇怪。因为第一是高压,海水每增加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水深6000多米就有600多个大气压,这些生物怎么活?第二是高黑,阳光照射到海面上,穿透海水的能力不会超过1000米,6000米的海底暗无天日,漆黑一团。第三是高热,太平洋中脊测到过摄氏500多度的高温,“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测到387摄氏度,这些生物在这么热的水中怎么活?第四是剧毒,热水里全是些冒浓烟的硫化物,对一般生物毒性很强,但它们活得有滋有味。这么一大类生物,是从哪里来的?靠什么活着?怎么传宗接代?看似科学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也是生命起源的哲学问题,难道真的是“生命从地心喷出”?难道“万物生长靠太阳”真的已成为了历史?

4.海底探宝与沉船打捞

海洋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宝库,也是文化资源的宝库。捕鱼捉蟹能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海底油气田、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矿床、海底可燃冰能为全人类提供未来的战略性资源。海底考古、海底沉船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战争时期被击沉的无数战舰,台风巨浪颠覆的无数沉船,甚至人为有意地沉船封江、沉船封海,更加之绝顶聪明之人把稀世珍宝封存在茫茫海底,因为深海洋底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藏宝之所。但沉船发现和打捞需要高水平的海洋科技支撑和先进的海底工程装备,绝不是陆地上几个盗墓贼弄几包炸药所能奏效的,而且海水是还原环境,避免了空气中无法抗拒的氧化干扰。2007年5月,“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水,沉睡海底840年仍面目一新,如果在陆地上不用8年,就会变成朽木一堆。仅北宋时期的8万多件文物就价值1000亿美元,带来的文化发现更不可估量。著名的世界六大沉船仍然吸引着全世界瞥向海洋的奇异目光,其中仅“阿托卡夫人”号装载的珍宝就多达40吨!粗略估算,迄今未打捞出水的各类沉船起码可达“百万艘”量级,由此可见,是一个多么大的海洋文化产业!但这一切的真正实现期待着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海洋文化与海洋产业相互促进

海洋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海洋产业,海洋产业无一不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海洋文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思想引擎,海洋产业为文化进步提供经济支撑。因此海洋文化与产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存共荣。

海洋产业的基础是海上作业,而出海必须有运载工具,于是必然产生独特的航海文化。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乃至整个东南亚都盛行的妈祖文化、观音文化,甚至各类海神庙、祭海节,都带来了面对狂风恶浪、祈福保安为目的的航海民俗文化。船是航海的基本载体,独特的环境形成了特殊的“甲板文化”,渔船有渔船的规矩,商船有商船的文化,海洋科考船舶则显示出更高层次的科技文化特点。

海洋水产是进军海洋的第一需求,捕鱼捉蟹、耕海种洋理所当然。但捕什么样的鱼、用什么样的网、什么时候捕?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行业规矩。海水养殖方兴未艾,但养什么品种、利用什么方式、在哪个海区?更有复杂的行业特点和文化氛围。特别是海洋饮食文化,自古“治大国若烹小鲜”,有人篡改为“烹小鲜如治大国”,从某一侧面说明了海洋饮食文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海盐是海洋化工的基础,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先导。自然产生了以“夙沙氏”为代表的古代海洋文化和以“海水脱盐”为中心的现代海洋文化。古代的“盐”字,就是由大臣、卤水、蒸锅合并而成的象形适意字,本身就是古代海盐卤水文化的代表。大量古盐场遗址、古盐关遗迹、古盐船发掘、古盐运码头、古盐帮文化,随着沿海考古挖掘,越来越显示出浓厚的海盐文化气息。

滨海旅游是古老而崭新的海洋产业,其海洋文化色彩更加浓烈。近岸旅游、海岛观光、沙滩漫步、水中嬉戏、潜水游泳,无一不显露出阳光碧海的文化底蕴;观海听涛、避暑休闲、海上日出、甲板晚霞、甩竿垂钓无一不透射出优哉游哉的文化品位;迎风斗浪、劈波斩浪、惊涛骇浪、乘风破浪,无一不展现出“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文化气魄!

总而言之,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化作为精神沟通的先导,起着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雄踞太平洋西岸的泱泱大国将以提升海洋文化水平为突破口,增强中华民族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资源意识和海洋产业意识;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全面推动海洋科技进步,为发展海洋文化提供技术手段和知识支持;以发展蓝色经济为目的,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为早日建成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文化支撑。

(作者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 (2017-09-01 第6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