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许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8/1 8:56:13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谁“绑架”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


 

 

■本报记者 温才妃 见习记者 许悦

放眼高校,缺乏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大学生的普遍问题。不少高教人士已经意识到,正是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的缺失,导致了中国学生的墨守成规。这一点,中国教师,尤其是在国外任教的中国教师,以及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士感触更为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思维传入国内被解读为“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或被看作是论证逻辑、技巧,以至于这一叫法并不为部分教师所认同,但无论称其为什么,其独立思考、推陈出新、严密审慎、敢于竞争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内涵是相同的。

暑假来临,中国大地上都有着一群归国或国内“志愿者”,他们关心着“钱学森之问”的解决,希望从思维角度改善下一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是否有弥补余地?进入大学后,教师该如何引导?不同学科该如何对待?为此,本报特邀三位专家,就这些疑问展开探讨。


 

童明

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校区

英语系教授、本校杰出教授


 

董毓

麦克马斯特哲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谷振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1缺少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童明:思辨能力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的,思辨能力在教育中缺失,意味着教育出了问题。一个民族的思辨能力萎缩,则意味着民族活力、民族精神的弱化,是严重的危机。

思辨能力首先表现为能看出问题,提出问题。美国的大学教学生这样的常识:如果你觉得某个论点的前提有问题,不要盲从。不盲从,课堂是活跃的思辨过程。思辨教育是国外大学的核心内容,将提高思辨作为通识课的基本要求,也渗透到专业课的各项内容,理工科、文科都一样。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比,资质不相上下。但我们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薄弱,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辨就是创新。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就会弱化。

董毓:缺乏批判性思维,影响是全面、深刻、持久的。

具体来说,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第一大影响,就是中国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他们无法独立、深入地进行学术分析、推理、辨别、判断和探究活动。如今,要获取知识还得远赴重洋去当西方学者,而这个“当学生”的大趋势百年来没有变的一大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知识的“渔网”——批判性思维拿过来。

第二大影响是判断、决策和行动的非理性。这在今天触目皆是,比如舆论和网络中的各种虚假和受骗的言论浪潮。这种非理性的表现又反过来成为社会戾气横流的原因。

第三大影响是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上。中国学生所谓高分低能,在人生、职场和社会中的表现就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很多至关重要的技能,均根植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中,而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培养。

谷振诣:缺少批判性思维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最不利的影响就是使人丧失创新能力,在各方面只停留在模仿、拼凑或“新瓶装旧酒”的水平上。

首先,批判性思维强调独立思考,不独立思考就不能激发个体的思维活性,思维会僵化、死板。

其次,批判性思维强调开放兼容,这意味着尊重多元意见,因此只尊重一元意见的思维是不会有创新成果的。

第三,批判性思维强调理由和推理,欲使他人慎重看待自己的主张,就必须将它置于确凿的理由和严谨的推理之上,离开理由和推理,创新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四,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最佳的选择或判断,通过对论证的分析和评估,得出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创新的成功是由一系列最佳判断逐步实现的,每做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就向创新的成功迈近一步,每做出一个草率、缺乏确凿理由支持的判断,就向创新的失败迈近一步。

2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不足,是中国学生自小形成的短板。在您看来,进入大学后是否有可弥补的空间?应该怎么做?

童明:旧时的父权社会强迫女孩子裹小脚,现在的教育模式把学生的大脑也裹缠起来。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大学现形。真要改,就从中小学改起。而思辨教育能否成为大学的重点,取决于我们愿不愿意让大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成为成熟的思想者,进而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如果观念转变了,思辨就可能回归。

美国的大学要求学生选一些并非自己专业的课程,希望学生从其他专业中学会灵动的思辨。授课的方法也很灵活。美国的很多名校,比如哈佛,有时会请两个不同学科的教授(比如历史学和心理学)共同开一门大课,两位教授的争论、对话让学子们开阔眼界。我国也可以如此。国内大学(甚至高中)可以设逻辑课,也可以让学生选修一些非专业课。通识课应该加入思辨训练的内容,由不同专业的老师从自己专业的角度传授思辨的方法。

董毓:批判性思维分技能和习性两大方面。习性是指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愿意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个人品质和倾向,包括求真、公正、反思和开放几大方面,它们是良好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品德前提。

批判性思维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尤其是习性,只能在基础教育阶段才能形成。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技能,使学生在学术研究、决策和解决问题时,有一个强有力的方法可以遵循。所以,大学阶段应该专门开设强化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课程,包括批判性思维的通用课程、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和写作课程等。

与此同时,将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教学法融入到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形成一个系统和有力的教育模式,尽可能地弥补学生的技能不足。

谷振诣:批判性思维所倡导的理性美德和思维技能需要一个人终身进行训练,因而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弥补或进步的空间。

理性美德包括理智的开放、兼容、谦逊、公正、客观、严谨等思维习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理解、评估和重构论证的技能,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技能。因此,大学教育应当先从教育战略上重视批判性思维教育;其次,将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改变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

3教师在引导、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上,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教师自身应该完成怎样的改造?

童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生,不是让他们死记固定的答案(更何况你的答案可能有问题),而是要教他们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辨、分析、求证、归纳、评价、争论等。因此,教师在讲解一个文本或理论时,是展开一个思辨的过程,这是身体力行地实践思辨。

在美国的课堂里,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的讲授转入讨论。教师授课不但讲所然,也要讲所以然。除此之外,各种专业都在课堂上做 “presentation”的练习;学生领取作业之后,准备好提纲和材料,就一个问题提出观点,展示给其他同学并引起讨论。

有独立思想、讨论活跃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在西方,老师的权威靠的是学术思辨的能力,大家都尊重思辨过程。学术面前谁说得有理听谁的。如果大学里没有民主平等的思想,其他地方就更不可能做到。

董毓: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师是第一关键。

我们一贯要求,作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不管是教批判性思维通用课程还是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教专业课程,应该是“苏格拉底、教练和认知活动主持人的三位一体”,这代表一个深刻的转变。

批判性思维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技巧的运用,它更代表着对认知和教育的根本观念的变化。教育的各方具有认知的平等性,学生作为未来认知的主体,应该成为教育活动(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经历文化、职业和形象的自我转化──从45分钟满堂高声“布道”的“神父”,转化成为一个谦虚、鼓励和配合的新型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学做批判性思维的模范——理性和开放,要以身作则,以自己为例子来展示、影响和激励,让学员自我发展、开放和迎接挑战。

谷振诣: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视为教育和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教师的自我改造,需要完成以下三个转变:角色转变,从教授转变为教练,也就是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能力训练者;观念转变,从真理性知识观转变为工具性知识观,也就是将教师掌握的知识变成训练学生能力的资源;教学方法转变,从知识讲解加题海战术向案例分析和讨论式教学转变,也就是从知识讲解员和习题评阅人转变为讨论主持人和发言评论者。

这三个转变提高了对师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只有愿意完成这三个转变的教师才能掌握和运用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方法和技术,在改造自己思维品质的同时,将之应用到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去。

4不同学科所需要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是否一样?

童明:所有的学科或专业都需要思辨。思辨的方法多样却有共性、普遍性。而且,正因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方法有所不同,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才形成更宽阔灵动的研究方法。正如尼采所说:有必要从艺术的角度看科学,从生命的角度看艺术。如果仅仅按专业来研习思辨,会使专业的方法论固化,限制了创造性。

董毓:除了一些一般性的原则,比如实证理性、多样化开放等要求,批判性思维的许多原则、方法、标准甚至概念都会因学科而变化。

比如批判性思维阅读,针对文学艺术的作品和针对信息和科学研究论文,就有明显不同。对前者的阅读需要从探究和实证的原则下,采取多角度对文本中情景、情节、人物等分析和推理;对后者的阅读,就需要辨认和评价论证或解释,判定论断的合理性。

再比如科学的脊柱就是批判性思维,它必须通过猜想与反驳来发展认知。那么,想象和构造假说、推导预言、构造检验等就是科学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体。而在工程实践中,批判性思维表现在理解和分析各种问题、收集必要和多面的信息等。

谷振诣:如果我们以有待检验的眼光看待各学科的知识,那就存在贯通各学科的批判性思维,因为批判性思维崇尚理性和客观的标准,这些标准在各学科中通用;如果我们承认各学科都是推理、论证的体系,那就存在共同的评估推理和论证好坏的技术;如果我们承认各学科都是思维的产品,那就存在创造产品时对思维品质的共同要求,比如清晰、一致、相关、充分、可靠等。

布鲁克菲尔德将焦点对准假设,认为存在贯通不同学科、贯通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批判性思维,那就是揭示和查验左右我们思维和决定我们行动的假设。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查验自己和他人所持有的假设,评估与假设相关的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多个角度审视我们的观念和行动。一个能批判地思考的人更有资格采取明智的行动,也就是以证据为基础的、更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行动。

5如何借鉴西方的大学教育,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

童明:思辨教育有规律可循,有传统也有发展。我们要向西方学习的地方很多。

西方人称大学为university,因为大学给的是universal education (全面的教育)。欧美的大学,文科学生要学一些科学;理工科学生也要学一些文科课程。大学有不同的专业,却不在专业之间设墙。学生愿意选什么课都可以。

英语里,知识结构不是structure of knowledge,而是constellation of knowledge 。Constellation,直译:星座。天空本没有星座,是人们把不相关的星星连起来,画出一个个星座。知识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构,因为每个人获取的知识不同,将这些知识关联起来的方式也不同。而欧美的大学教育制度,给学生形成自己知识结构(星座)的机会。

有改变现状的意志,可以一点一点去学习。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不过,改变一个习惯很难。困难不可低估。

董毓: 西方大学教育一直以来的共识是:要以各种方法在各种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系统的行为,有很多行政、教学、后勤和体制的保障。不过,培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法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抓手,因为只有教师能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才有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习。建议中国各个大学的教师培训中心,均以培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认知和教学法为长期不懈的主要目标。

谷振诣:西方的大学教育早已将批判性思维的习性和技能列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将批判性思维的习性和技能细化为具体的指标,作为衡量各大学培养的本科生是否合格的检测标准。

当然,批判性思维的习性和技能同样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胜任教师职位的核心标准。我国的大学教育质量若要得到提升,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也要如此。考虑到我们的教育缺乏理性、逻辑和合作式批判的传统,可能更应当如此。

《中国科学报》 (2017-08-01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