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睿 倪思洁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7/2 17:38:02
选择字号:
城市内涝治理 里子与面子同等重要

 

近日,南方持续的强降雨导致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份发生洪涝灾害。浙江遭暴雨侵袭,钱塘江流域暴发建国后第二大洪水,武汉、桂林等多个城市陷入“内涝成海”的尴尬。

年年暴雨,年年内涝,“城市看海”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城市内涝固然有极端天气的频次和强度增大的原因,也反映出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以及面对内涝应急处置的短板。

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

6月22日夜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至江南一带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据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介绍,受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影响,初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夏季风雨带偏南,导致江南梅雨偏多。

不可否认,强降雨是城市内涝发生的直接诱因。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设计排水管网依靠的数据难以跟上灾害天气的变化。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表示,过去建设地下排水系统的标准不高,现在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并非只是加粗排水管道那么简单。

“排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排水管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毛细血管,和交通也是一样的,北京的交通堵不在于马路不宽,而是在于没有流动起来。排水系统也是这样,要畅通不能光靠加粗哪一根管子来解决。”朱合华说。

朱合华认为,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地上建设、轻地下建设的问题。他强调说,“城市一定要从地下开始建,而不是从地上。地下远不如地上看起来光鲜,地下建设要有大量资金投入,可是花了钱却看不见,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李克强总理说过,‘我们不光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与规划工作已被国家列入现代中国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地下空间的规划应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当中,目前只是附属的。应该地上地下一起规划,把地下和地上平等的对待。”朱合华说。

城市自身“消化系统”不完善

城市内涝还与其自身“消化系统”不完善有关。内涝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全推到排水能力不足上,城市雨水的存蓄空间被侵占也是引发内涝的重要原因。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地下排水是一个方面,整个城市的水系统还包括地表水以及地表水如何渗下去。城市现在很大的问题是汇水面积少,因为很多河、沟被填了,汇水面积缩减就导致没有地方储水。”

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开发,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土地透水面积缩小,蓄、滞、渗水能力减弱,城市内涝形成加快。

朱伟指出,“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上也建起了各种建筑,各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多,种种做法导致雨水的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排水管网来疏导雨水就更不足了。”

朱合华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城市建设挤占了原来的调控空间,城市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整体的生态环境,现在降水形成的径流长驱直入到城区,对径流的调蓄作用没了,才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治理要联动协同

快速的城镇化过程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案。

“对于地下系统建设的改造肯定比改造地上的设施要难一些,经济投入、时间周期、技术要求以及这个过程对城市运行的影响都要考虑。但也不是不能做,就看有多大的决心,需要做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方案论证。”朱伟说。

把技术和管理结合在一起,综合去解决暴雨之后的城市内涝问题,首先要做好风险识别。朱伟表示,要评估城市面临的内涝风险,尽量考虑不利情景,从而明确需求,找到易形成内涝的风险点,加大提高排水能力的投入。

应急处置不力也是导致内涝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应急管理方面,朱伟指出,要提高预测的时间和空间精度,接下来的预警要明确,让对象充分重视。同时更要做好科普,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除此之外,应对洪涝灾害要联动协同。朱伟表示,各相关部门要合作,气象、水利、交通、市政以及可能影响到的教育、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都要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社会动员要充分,让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