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言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6/21 19:00:13
选择字号:
时评:院士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何成为新闻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高铁上伏案工作的照片引发了关注:一张疑似拼接而成的PPT讲稿铺在狭窄的椅背桌板上,一位执笔凝神的老人伏案书写、圈圈改改。白发白衬衫,赤脚旧皮鞋,神情专注、物我两忘,让观者生出莫名的感动和暖意。

利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干干活儿、忙忙工作,本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因为伏案工作的是一位院士,似乎赋予了事件不一样的解读。“绑定”了特定身份和职业信息的一条微博,让不是新闻的“新闻”成为新闻。

无论院士还是普通科学家,随时思考、随处工作本就是一种日常状态,没有这样的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也很难成为科学家甚至院士。因此而受到媒体的关注甚至追捧,既会让科学家感到意外,也会让公众生出一些“无中生有”的异样感来。

近年来,院士成为“网红”的新闻逐渐多了起来。在遥感理论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李小文院士,因衣着朴素、布鞋授课而走红网络。焊接界泰斗、年近90的潘际銮院士,因骑车带着夫人在校园穿行而“惊艳”网络。更早些时候,还有院士因为年轻时的旧照颇似电影明星而走红。公众之所以对他们投以更多的关注,不仅在于这些杰出者身上所释放的精神与情感魅力,更在于他们在各自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事实上,无论有意还是无意,科学家都不必为“有名”或者“无名”感到困扰。科学家固然不该热衷名利,因为这与其职业属性和要求相冲突,基于个人利益而非科学需要的名气,从长远看既不利于科学家本人的成长,也不利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当然,大多数科学家现在已是如此。科学家同样也不必害怕“出名”,因为纷繁复杂的世界需要科学家及时发出科学的声音,为决策者提供咨询、为公众答疑解惑。在科学普及成为创新发展一翼的今天,更需要越来越多一线科学家参与社会互动、与公众“亲密接触”。总之,无论“有名”还是“无名”,科学家都可淡然处之。

在科学家成为“网红”这件事上,公众与媒介同样存在需要“纠偏”的地方。公众应该对于院士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言行举止抱以更平常的心态,媒体在对他们进行新闻筛选与“定格”时也应坚持更为客观的导向。我们为他们的科研成果欢欣鼓舞,更在他们遇到挫折与失败时送上关心和鼓励;我们欣赏他们淡泊务实的治学与处事方法,也理解他们面对世俗时可能选择的折中与妥协。

在这个“创新至上”的时代,科学家群体和公众一样,都需要彼此汲取前进的能量与热度,需要一个不浮躁、理性、有温度,鼓励求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所以,一些科学家和院士的“花边新闻”,看看就好了,不必过于激动。

在创新的时代,既要推崇院士的严谨与谦和,但也不必把他们神化或者矮化;既尊重院士的工作与日常,同样也不必把他们模式化乃至娱乐化。院士、科学家,应该矢志成为这个时代的灯塔。塔的本身也许并不绚丽,但它投射的光束却足以指明航船破雾前行的方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