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6/1 10:23:53
选择字号:
大学人才培养:国际视野是关键

  郝跃

学生的学术地位、贡献或影响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郝跃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迄今已40年整。当前,我国科教战线的一些领军人物中,1977年、1978年入学的大学生占比很大,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段时间入学学生共1573人,他们中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

高考改革已进行多年,确实需要思考、挖掘、总结大学培养人才的一些做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人才。

1977年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时,我正好19岁,但已经插队当农民(知识青年)两年,后又被招工当地质勘探工人两年。当时同学们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拼命学习的状态难以复制。要将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学习好专业知识,为当时千疮百孔的国家添砖加瓦,为国家振兴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刻苦学习的动力。

做一颗螺丝钉,学好功课,发挥自己专业知识技为国家、为民族奉献自己。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想法。同时这又是一段非常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永远回忆的经历,也是值得中国人永远珍惜和记忆的一段岁月。

从我个人参加高考,从而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经历来看,不管一个人的智商怎么样,也不论他如何聪明能干,个人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前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大学人才培养更应该重视培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在将一个学校的校风、办学精神等融入学子血脉并传承下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让学生从局部区域走到全球舞台。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已从封闭走向开放。要改变当下学生入学后仅考虑考研、找工作就业等个人问题的状况,强化培养他们思考如何能够融入到国际环境中去,毕业后不仅要在国内发展,还能在国际大舞台上有所建树。这样的大学才与中国发展需要相一致,是真正高水平的大学。衡量大学水平要看它有多少国际学生,有多少学生走出国门,师生在国际组织、国际知名企业、国际学术团体组织里担任多少职务等。学生有什么样的地位、贡献或影响,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报记者张行勇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06-0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