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5/25 17:35:40
选择字号:
“华龙一号”首堆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中国核电“走出去”添底气


图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穹顶吊装现场(杨景龙摄)

 

 

“已经吊起来了!”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毛喜道非常激动。

5月25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穹顶吊装。下午2时许,当《中国科学报》记者拨通“华龙一号”设计副经理兼设计总工程师毛喜道的电话时,穹顶已经离地1米多高了。最终,穹顶要被升至60多米高,直接扣到核岛上。这是全球核电建设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高度最高的一次穹顶吊装。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穹顶由146块约6毫米厚的钢板焊接而成,重约350吨,半径23.4米。“由于重量大、体积大,吊装受天气,特别是风的影响非常大。”毛喜道说。

据了解,吊装当天,从早上5点多开始第一次试吊,到中午共进行了三次试吊,多次配平。“必须做到严丝合缝。”毛喜道解释说,相比以往的核电站穹顶,“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高度是最高的,这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重心比较高,稍微有点风,尤其在高空作业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轻微的偏差或振动,导致最后对接的时候出现偏差。试吊配平是为了保证一次成功。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创新、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从2015年5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开工到实现穹顶吊装,标志着工程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这就像是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加冠行成人礼。

自开工以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建安施工等各项工作按照进度计划有序推进,各工程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实现,打破了“首堆必拖”的魔咒。

毛喜道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原因。“工程能够进展这么顺利,因为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光这个示范项目,我们就进行了七八年的研究。”

“华龙一号”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众多的先进技术特征,装备国产化率达85%以上,6万多台套设备的生产、配套、组装涉及28个省市、53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了项目研制和建设。比如,创新性地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充分吸收了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

同时,通过不断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工程建设体系,在项目总体目标、组织体系、人员配置、协调机制、计划管理、风险识别和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完善项目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了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中间有沮丧、有痛苦,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毛喜道说。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计划工期62个月。毛喜道告诉记者,穹顶成功吊装后将转向安装高峰,设备安装完毕后还要调试、试运行,试运行成功后就可以商业运行了。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目前,中核集团已有两台“华龙一号”机组在巴基斯坦建设,并已与阿根廷、英国、埃及、巴西、沙特、阿尔及利亚、苏丹、加纳、马来西亚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在毛喜道看来,中国核电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底气。我们坚持中国核工业“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上,相信随着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成功,中国核电终将引领世界。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