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7/5/22 10:04:47
选择字号:
浙江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

 

跨越三世纪,走过双甲子。浙江大学今天迎来建校120周年。这所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的大学,自此跨入第三个甲子的新起点。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浙江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这也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和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今天举行的浙大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主题演讲时说,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历程,浙大的命运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与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1928年,浙大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该校举校西迁,行程2600余公里,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7年,直至抗战胜利,回迁杭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浙江大学。

如今的浙江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2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拥有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月,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居全国高校第二;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从“求是”立名到“创新”强校,吴朝晖说,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大始终以造就卓越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并形成“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其中创新精神贯穿学校办学始终。

从求是书院到浙江大学,浙大走出的名家英杰,可谓群星璀璨,林启、陈独秀、蒋梦麟、竺可桢、马一浮、李政道、谈家桢、陈建功、苏步青、王淦昌、钱三强、程开甲、谷超豪、叶笃正、路甬祥……校友中,当选两院院士的就有200余人。

120年来,浙大也不断刷新着创新的历史:国内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第一台高纯硅烷气及多晶硅生产装置、第一台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第一台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我国第一个光学仪器专业、第一个环境保护系、第一部《昆虫分类学》专著、第一部《化工自动化》教材、第一颗皮卫星、第一套《历代绘画大系》、第一条大飞机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第一次实现10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

近年来,仅在工程技术领域,浙大就又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对乒乓球仿人机器人、第一套悬浮三维成像系统、第一次实现可见光波段的生物隐形、第一条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第一套高精度计算机水转印装置、第一次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吴朝晖说,进入新世纪,浙江大学更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创造型人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及全球挑战重大需求,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围绕提升治理能力,营造包容共享的文化氛围,“在多个方面持续创新,构建起完整的大学创新生态体系。”

如今,浙江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站在双甲子节点,回首历史,“浙大要培养的绝不是仅仅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还要是未来社会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吴朝晖表示,光影流转,惟求是初心可鉴,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