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5 10:11:14
选择字号:
大博物学家范成大

 

■金涛

【《桂海虞衡志》的第一章《志岩洞》,介绍有名可记的奇特峰林岩洞达30多个,都是范成大亲自踏勘考察过的。短短两年,这位地方官除了处理公务,差不多平均每月考察1~2个洞穴,并且对每个岩洞的特征作了简要的描述。】

钱钟书对范成大的诗评价很高,在他编的《宋诗选注》一书中,收了诗人十二首诗,数量仅次于苏东坡和陆游,并指出:“他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不但是他的最传诵、最有影响的诗篇,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可以跟陶潜相提并称,甚至比他后来居上”。把范成大和陶渊明相提并称,这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吧。

范成大是宋代大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同样,范成大是宋代杰出的大博物学家、地理学家,也是当之无愧的。遗憾的是,他这方面的贡献,长久以来被科学技术史家忽略了。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自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28岁中进士。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44岁的他曾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多地行政长官,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南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逝世,享年67岁。

范成大除了使金日记《揽辔录》外,还著有《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和《梅谱》《菊谱》等多种笔记体著作。这些作品突出的特点是作者以亲历所见,记录了各种自然现象及地理气候、动物植物、矿产土产、风土民情,不仅是极其珍贵的博物志,还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很多方面,填补了许多学科领域的空白。

以《桂海虞衡志》为例。乾道八年(1172年),47岁的范成大被贬到地方任职,任静江府(今桂林)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当时,地处边陲的广西,人们的印象是炎荒瘴厉之地,亲友也为他的安危担扰,但范成大从杜甫、白居易等唐人诗词中得知,桂林为无瘴、宜人之地。及至到了桂林,“则风气清淑,果如所闻,而岩峭之奇绝,习俗之醇古,府治之雄胜,又有过所闻者”。桂林的山川、风物给他留下终身难忘的好印象。两年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离职赴四川转任成都路制置使。他怀着深深的离情,写成了这部记载广西风土人情的重要著作——《桂海虞衡志》。

桂林的山水是《桂海虞衡志》的重中之重。范成大回顾平生南来北往,对各地山川的特征,予以比较,指出:各地的高山虽是雄伟,但它们的山峰不过是山岭突起形成,又地处僻绝之境,不能轻易到达,难窥其真面目。对桂林的山,范成大下的结论是:“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篸(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山如碧玉篸。注:篸与簮同),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当为天下第一。”又说:“山皆中空,故峰下多佳岩洞”。范成大还透露一个信息:他曾经将桂林的山“图其真形,寄吴中故人”,居然“盖无深信者”,这位桂林的地方官也莫可奈何。

这毫不奇怪,因为桂林地区这种又称喀斯特地形的岩溶地貌,当年其他地方的人们是颇为陌生的。喀斯特地形通常是指石灰岩分布地区,在热带、亚热带湿热多雨气候条件下,含有碳酸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岩层长期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残丘、洞穴、竖井、落水洞(俗称天坑)等地形。洞穴又称溶洞,内有洞顶滴水沉积,即常见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千姿百态的碳酸钙沉积物,俗称石花、石蘑菇、石葡萄、石幔等。由于西方最早发现于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喀斯特地貌已成为国际通用术语。

在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的观察、研究并见于文字记载却很早,《桂海虞衡志》即是我国记载喀斯特地貌的一部重要文献,成书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距今已近千年。《桂海虞衡志》的第一章《志岩洞》,介绍有名可记的奇特峰林岩洞达30多个,都是范成大亲自踏勘考察过的。短短两年,这位地方官除了处理公务,差不多平均每月考察1~2个洞穴,并且对每个岩洞的特征作了简要的描述。如记伏波岩,“突然而起,且千丈。下有洞,可容二十榻。穿凿通透,户牖旁出。有悬石如柱,去地一线不合。”又指出:伏波岩“前浸江濱,波浪汹涌,日夜潄啮之”。这正是漓江对岩岸的侵蚀现象。

范成大对桂林30多处峰林和溶洞的考察,对石钟乳的观察十分细微,并且多次对其成因予以思考。记七星山,“七峰位置如北斗”,故得名。“石洞在山半腹。入石门,下行百余级,得平地,可坐数十人。旁有两路,其一西行,两壁石液凝沍,玉雪晶莹。顶高数十丈,路阔亦三四丈,如行通衢中。顿足曳杖,彭铿有鼓钟声,盖洞之下又有洞焉。”这里不仅指出岩洞的洞中有洞以及旁支错综的复杂结构,也用“两壁石液凝沍,玉雪晶莹”的比喻,点明石钟乳形成于含有特殊成分的“石液”凝固而成。在接下来的记述中,又写到“两旁十许丈,钟乳垂下累累。凡乳床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也”。在《志金石》一章,范成大对石钟乳的形成又进一步作了小结,指出:“钟乳。……余游洞亲访之,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床如玉雪,石液融结所为也。乳床下垂,如倒数峰小山,峰端渐锐,且长如冰柱。柱端轻薄中空,如鹅管。乳水滴沥未已,且滴且凝。”

“石液融结”“乳水滴沥未已,且滴且凝”,这些基于非常敏锐的考察得出的科学结论,终于揭开了溶洞中各种美不胜收的钟乳石形成的秘密。

对于溶洞与地上河相通,尤其是溶洞内藏有地下暗河的现象,《志岩洞》也分别作了详细记载。如写龙隐洞、龙隐岩:“皆在七星山脚,没江水中。泛舟至石壁下,有大洞门,高可百丈,鼓棹而入……舟行仅一箭许,别有洞门可出。”这是地上河与溶洞贯通的情形。记曾公洞,旧名冷水岩:“入门,石桥甚华,……有涧水,莫知所从来,自洞中右旋,东流桥下,复自右入,莫知所往,或谓伏流入于江也。”这是典型的地下暗河。

范成大对喀斯特地形的考察及其成因的探究,早于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4),更是早于南斯拉夫的茨维伊奇(代表作为1893年的《喀斯特现象》)。他不愧是我国喀斯特地形研究的前驱。

《桂海虞衡志》(收入《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9月)全书共十三篇:除《志岩洞》记喀斯特地形外,还有专门章节介绍矿物、香料、酒、少数民族的兵器和生活用品、珍禽异兽、珍稀动物、奇花异木、花木果蔬等,是关于广西的一部详尽的博物志、民族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桂海虞衡志》受到同样是博物学爱好者鲁迅的喜欢,《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中收有《桂海虞衡志》,这是1910年至1911年间抄录的。

《中国科学报》 (2017-05-05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