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7/3/10 13:33:08
选择字号:
科技创新成热点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促全民科普

 

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技术跻身国际舞台,与欧美厂商同台竞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与大众普遍关心的话题。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全球化浪潮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能够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发展,同时有助于提升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只有全民科学素养普遍提高了,中国创新才有了丰沃土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表示:真正把科普工作推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使科学家乐意做科普,民众喜欢听科普。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
 
武向平所在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拥有世界领先的天文观测设备,并于去年和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运用云计算技术将观测数据向全社会开放。今年1月份双方还成立了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促进学科研究及全民科普。
 
 
(图为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武向平曾说:“如果说一个科学家的成就以10分来记算的话,8分来自于他的科研成就,别外2分应该来自于他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科研人员与普通民众间科普的渠道不完善,是阻碍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偏远山区与城市同龄人在科学素养方面的鸿沟。
 
目前中国约有2000名专注研究天文学的学者,这个人数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专业学者,还有大量研究者、民间爱好者需要一个有效的渠道来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
 
例如去年9月在贵州落成的“中国天眼”FAST 进入正式科学观测后,每天将产生50TB的数据,云计算能够将这些数据上传到天文台对外网站上,向公众开放。
 
 
(图为中国天眼 FAST)
 
事实上,阿里云研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也是中国创新的典范,目前服务中国及遍布全世界的230多万用户,曾在去年入选世界互联网代表性领先科技成果。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阿里云拥有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能力,都愿意拿出来,提升天文研究的能力,引起更多社会关注,让每个人包括大山里的孩子们都能有机会接触到天文学,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和普及,用互联网新技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据悉,双方正在全力推进远程天文观测、天象直播平台、特色科普教育等工作。
 
相关专题:2017年两会专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