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秀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24 10:08:24
选择字号:
科普需要忍受寂寞吗

 

■吕秀齐

科普是一件大事,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关系安定团结,政治稳定。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写进报告,足见科普工作在国家层面继续受到重视。但如何进一步落到实处,仍需要探讨。

科普理应单纯

随着国家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科学传播的大环境也有所改善,百姓的科学素养也有所提高,但科普现状仍然不乐观。旧的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新的环境导致的新问题又接连呈现,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科学不单纯,科学传播也不会单纯,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以通俗的方式,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讲述科学的原理和成果,应该是科学传播,或者说科普的基本要求。但现实做到客观并不容易。

前些天,有报道称国际癌症机构陷入针对草甘膦致癌篡改研究报告的“丑闻”,我也关注了一下,这个报道如果属实,则是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在种种利益的诱惑下,科学研究成果披露都不能保证真实,如何保证以此为基础的科学传播的客观、真实呢?何况,某些传播者出于利益,出于竭力想证实自己所持观点的需求,引用科学文献也会断章取义,缺乏客观全面的事实展现。

这正是科学传播面临的尴尬之一,在科学问题上,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不对称,难免使百姓陷入更深的误解和困惑。所以,科学普及首先要保证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偏离了这个原则,谈不上是好的科普。

所以,科普首先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学事实,理应单纯。

科普容许质疑

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大爆炸,社会又呈现多元化的今天,无论是科学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应该具备质疑精神。但不可否认,有人打着新科学新思维的旗号,传播缺乏科学证据的观点,特别是如果出自专家之口,就往往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普?首先应该搞清楚科普的定义,那些打着科普的旗号、传播量大的内容,有背离科学事实的地方,算不上严肃的科普。比如“某国科学家谈某某的惊天发现,一定要看!”这样以吸引人眼球的方式进行 “科普”,有待商榷。

但现实中,这正是一些杂七杂八的公众号做科普的套路。然而,这类科普文章在公众中阅读量却很大。真正优秀的科普作品则有可能被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所淹没。

面对严肃的科学内容,如何掌握传播的技巧、传播的度,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必须要真正搞清需求,内容选择上能真正回答清楚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解答公众的困惑。科普的内容也需要精准,要全面兼顾,还要留有余地,能引起思考,也容许质疑。

所以,对待社会上那些打着“科普”的旗号,传播那些不实的“科学”内容的文章,我们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科普需要有效性

或许,现在的“科普”内容不是太缺乏,而是“乱象丛生”,鱼龙混杂,重复、雷同的东西比较多。人们往往优先接受那些与传统认知一致的信息,还有那些所谓负面的信息,不过,你一本正经讲知识、讲道理,或许受众并不感兴趣。但没有多少影响力的科普能算得上好科普吗?

科普需要忍受寂寞吗?个人认为,科普当下需要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效性问题。

科普需要好的内容,但如果没有相对广泛的传播,也并不能真正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效果。这就涉及一个传播的有效性问题。有特色的原创科普,需要好的传播手段,好的平台。如果是涉及国计民生重大科学问题的科学传播,就应该在主流媒体进行报道。

科普是国家大事,提高传播的有效性,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加以解决,需要立法。科普可以忍受暂时的寂寞,但是金子总要发光,总要对推动社会进步作贡献。重要的科学事实一定要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这是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国家层面需要推进的。

信息时代,科学传播早已插上互联网翅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科普网络平台的建设,以求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也收到了一定成效。

但遗憾的是,各种利益驱动下的所谓“伪科普”仍然在泛滥,这值得深思。国家加大投入,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但传播的效果有时并不那么理想。一方面,即便是加上互联网,传统科普还是传统科普,缺乏诱惑力。许多标榜原创的作品,也多是重新整合一下已有内容资源,换汤不换药;另一方面,我们的科学传播,还是缺乏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在这方面,往往是一些民间科学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参与的科学传播,做得更有特色。科学传播需要更多熟悉科学、热爱科学、善于传播,不为利益所动的科学工作者参与。

当然,在科学传播的形式上,如何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是当前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好的传播形式,是真正需要大投入的地方。对待科普事业,更需要集中财力办大事,资源共享谋发展。

目前,科学新闻的传播相比过去,力度有所加强,但科学新闻和科普作品还是有区别的。好的原创科普作品应该是有灵魂的东西,不仅仅是讲科学道理,也反映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有作者的科学理性思考,并容许别人质疑。

而科学新闻则需要坚持客观报道,不必苛求从科普的角度过多解读。对科学新闻的科学解读,是科学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事情。所以,针对重大科学事件的科学传播,应该遵循这样的路径:记者爆料科学新闻——专家给出权威解读——科普工作者进一步通俗化,环环相扣,也许会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有利于科学的有效传播。

科学普及,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中国科学报》 (2017-11-24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