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科技 发布时间:2017/1/15 19:37:44
选择字号:
未来科学大奖两位得主获奖后首度同时公开亮相

 

 
未来论坛
 
凤凰科技讯 1月15日消息,今天未来论坛为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及生命科学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举行了媒体见面会。这是自2016年9月获奖名单宣布后,两位获奖人首度同时公开亮相。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洪,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代表、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高西庆,未来科学大奖全程监督机构、毕马威中国管理委员会委员邹俊,未来论坛指定法律咨询机构、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轩霆,以及未来科学大奖奖杯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一同出席了本次媒体见面会,并就记者们关心的问题交流了看法。本次见面会还透露了未来科学大奖新奖项的工作进展。据了解,根据目前的奖金捐赠情况,未来科学大奖已确定新增“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项,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奖项范围,增加应用技术类奖项。
 
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薛其坤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未来科学大奖组织者的敬意。薛其坤认为,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当前对全球科学事业的贡献是不够的。未来科学大奖这种跨界联合的壮举,将对中国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薛其坤还专门指出了见面会现场的一个细节:“卢煜明教授和我被安排坐在最中间的位置上,可以看出组织者对科学家和科学发自内心的尊重。”
 
“能够成为首位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我非常的感动。”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卢煜明表示,科学对其而言是一种爱好,是生命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可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应用,则是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我们的产前诊断方法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被应用,这给了我的团队极大安慰。”卢煜明说道。
 
见面会上,丁洪就未来科学大奖的评选理念和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丁洪表示,未来科学大奖的评选规则借鉴了诺贝尔奖的经验,保证评选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公信力、影响力和历史意义。“奖项的评选过程很漫长,持续了半年多时间,而且是在非常认真和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的。大奖科学委员会的科学家们把自己的信誉都押上去了。”丁洪说道。
 
“很多中国科学家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贡献,所以我们想让大众的注意力往科学家和科学教育的进步上做转移。”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张磊着重阐述了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理念。张磊表示,国与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发展水平的竞争,今后科学技术将取代商业模式,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推动力。
 
针对如何保证未来科学大奖评选过程的公正、公平、公信,高西庆指出,大奖的评选过程有非常详细的规则。评选结果不会受到相关领导、亲戚朋友以及其他个人目的与利益的影响。“监督委员会受到捐赠人和社会大众的委托,有很强的义务感。我们开了无数次会,由于时区关系,有很多身在美国和欧洲的人往往早上3点钟还在电话会议上,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大奖真正地取得公信力。”高西庆说道。
 
未来科学大奖奖杯设计者隋建国在发言中简要介绍了奖杯的设计理念。“我们以蜂窝六面体的形式做了一个柱形奖杯,蜂窝实际上体现了宇宙的智慧。”隋建国介绍道,“奖杯从设计到制作都用到了目前最先进的数字设计和制作技术,并用金属材质把它的纪念性体现出来。”
 
毕马威作为大奖评审监督机构,全程参与了监督奖项的评审,保证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
 
邹俊表示,毕马威非常荣幸能够支持未来论坛的相关工作,毕马威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创新创业的探索,创新已上升为公司的全球战略,同时也是毕马威中国业务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齐轩霆介绍了方达从三个层面参与到未来论坛。一是提供法律服务,比如非盈利和捐赠机构设立和管理,还有为创新企业提供从知识产权保护到投融资的服务,二是为提升创新生态改善法律环境,和商界政府一起探讨提议立法监管方面的改良,三是纯粹参与到跨界交流脑力激荡中,这方面我们不仅作为法律人关心技术和资本对本行业的冲击,而且仅仅作为人也关心新一轮科技大潮面前人类文明的变迁和命运。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为大中华区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希望通过奖励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于科学研究中,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未来论坛是一个由科学界、教育界、互联网界、投资界一批极具影响力的领袖共同发起的创新公益组织,以传播科学精神、激发民众科学热情为己任,致力于分享科技创新成果,为产学研之间的顺畅交流搭建桥梁。自2015年成立以来,未来论坛成功打造了理解未来讲座、闭门耕研讨会和未来论坛年会等一系列高品质公益活动。在未来论坛的带动下,国内外科学界的互动日益频繁。未来论坛在迅速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的科学传播和科技创新开创了生动且富有层次的新格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