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3 10:19:12
选择字号:
重温李佩先生那些事:让朋友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我没有崇高的理想,太高的理想我做不到,我只能帮助周围的朋友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生前,李佩先生这样评价自己。

在李佩的介绍中,总是少不了这三个词:“教育家”“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但接受过李佩先生帮助的人都知道,这三个词与她的99年经历相比,太空洞了。

让我们一起重温李佩先生99年里的那些事。

李佩出生在江苏镇江的一个书香门第。1924至1930年先后在北京慕贞小学、培元小学、教会学校贝满女中读书,193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抗战期间北大南迁,她也辗转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曾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李佩在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工作,从事劳工福利与国际联络,参与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等诸多进步活动,积极帮助把美国劳动协会的捐款送到延安解放区。

1945年,她随朱学范(中国工会领导人)、邓发(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工会联合大会,之后还出席了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

1947年2月,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学习。次年2月与西南联大学长、康奈尔大学郭永怀结婚。1951年在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教授中文。1956年10月,李佩与郭永怀携幼女郭芹,冲破层层阻力举家回到祖国,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中。

1961年,李佩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英文,开始了与英语教学的不解之缘。“文革”开始后,留学美国的经历又让李佩背上“美国特务”的嫌疑。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不幸因公殉职。接踵而来的重大打击,她都坚强承受。

1970年2月,李佩随中科大南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年届花甲的李佩迎来了教学生涯的新起点。这一年,她调到刚刚建校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出任外语教研室主任。

李佩以饱满的热情,为教研室的创建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她组织教学和外事联系,多方奔走寻求英语教育人才,积极与国外联系聘请专家,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文革”后最早邀请外籍教师来华讲学的单位之一。

她亲自制定了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在大胆引进国外成熟教材的同时,率先主持自编教材,她编写的第一套研究生教材荣获了国家优秀图书奖。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推动中美CUSPEA项目,开辟新中国自费留学之路。

1987年离休后,李佩除教学外,还担任着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全国理事会理事,亲手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并担任副会长,积极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她还率领专家团队翻译《钱学森全集》,与郑哲敏先生共同创立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为国家改革和发展继续积极献计献策。

晚年,她又把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工作岗位,组织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她亲力亲为,将高水准的各种讲座和报告会带到中关村,时间长达13年之久,被誉为“中关村的一盏明灯”。(安芷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01-1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