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强薇 刘军国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4/21 9:48:27
选择字号:
人民日报: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进入2016年以来,全球地震频发。3月以来,印尼苏门答腊岛、阿富汗、缅甸、日本九州和厄瓜多尔先后发生了5次震级在7级以上的强震,特别是后4次地震接连发生在短短8天之内。许多人担心,地球当前是不是进入了“震动模式”?

从频次上看,8天4次7级以上地震,已经超过了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8次7级以上地震的频次,这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认为,1900年以来,短时间内发生多次7级以上强震的情况曾出现过37次,今年的地震频发并非罕见的地震活动,既不能因此断定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也不能代表今后还会有大量大震级的地震发生。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板块运动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地震成因。板块间相互挤压、碰撞,令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只要板块运动不停止,相互间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就会一直蓄积,这些能量在某一时刻被瞬间释放就会引发地震。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潘怀文表示,此次阿富汗地震和缅甸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挤压碰撞的西、东两个构造部位,表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的作用持续增强;发生在日本九州的地震以及去年发生在东海的7.2级地震,则意味着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运动的作用在增强。

虽然地震的成因基本明确,但由于现有的科技水平无法掌握板块运动的详细情况,因此,精确预测地震成为一件难事。地震学家只能依靠地质、统计及地震前兆等综合判断某一地区在某段时间是否可能发生地震。由于不够精准,实际意义并不大。

除了专业的预测研究,各国坊间都流行着这样或那样的“地震前兆”之说。对此,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酒井慎一副教授认为,地震发生前或许会有一些现象出现,但很难证明为地震前兆。即便对这些现象进行回溯和追究,也与地震预测相差甚远。因此,将诸如“鸡鸣狗吠”等现象作为地震前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虽然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但人类在抗震方面却大有可为,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关统计显示,里氏6级及以上的地震有1/5发生在日本,但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相对较小,此次熊本地震也不例外。这首先得益于日本房屋抗震性能好、公共防灾设施齐备以及日本民众的高抗震技能。此外,日本还非常注重开发“抗震软件”,它能监测到地震并在大规模震动未开始的10秒左右进行预警。可不要小看这短短的“黄金分秒”,经验丰富的日本人在10秒之内,就能断掉家中的煤气电力以避免火灾,并尽可能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地。(原标题: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