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4/19 9:15:13
选择字号:
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探索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

■郑金武

4月16日,由中关村人才协会主办的“2016第十三届中关村人才论坛”在科大天工大厦隆重启幕。本届论坛主题为“人才‘供给侧’改革”,邀请政、产、学、研、金各路精英汇聚一堂,共同围绕 “产业链人才链融合与科技园区发展、从雇佣到合伙人才战略、非雇佣关系的人才激励、新形势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等议题展开研讨。

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源头,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结合新形势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来自高校、企业的专家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双创”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人才工作,强调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深入,“供给侧改革”成为各界热议的高频词。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重要的创新供给要素。如何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给,优化形成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再平衡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要素生产率,是“十三五”时期要面对的紧迫任务。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迎军表示,从根本上说,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要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就要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围绕创业培养人才

“以往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但是在创新创业的实践当中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他们的平台,或者是一些人来给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清华大学管理学院X-lab执行主任毛东辉表示,高校要积极探索围绕创业培养全面性人才。

在创业过程中,许多学生团队要靠自己在学校的一些场合去寻找帮助,这样自然就比较费劲,效率也比较低,而创业的成长速度肯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毛东辉表示,清华X-lab的建立就是要让学校有这么一个环境,今后,学生们在创业的过程中有困难,有学习的需求,有寻找指导和资源的需求,都可以到X-lab来寻求帮助。

据介绍,X-lab是面向全清华大学的学生、校友、老师建立的一个共享平台,各个学科领域的学生、校友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一起学习,参加活动,探讨创业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在平台上寻找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的交叉会自然而然发生。”毛东辉介绍,X-lab也会主动和清华各院系建立合作关系。

据悉,X-lab项目建立三年来,已覆盖了1万多清华学生、校友,接受了800多个创业项目,对接到清华科技园注册公司。其中上百个项目获得的天使基金的投资,累计投资额达到6亿元。

“清华的X-lab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符合当下的形势。”中国服务外包校企副联盟秘书长王瑞建议,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还要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共同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创业之星”引领“双创”发展

在此次活动中,中关村亚洲杰出企业家成长促进会承办的“2015创业未来之星”评选活动,评出了2015年度中关村创业未来之星榜单。

据悉,自2015年12月15日征集工作启动以来,采取个人自荐、行业举荐、专家推荐等申报形式,通过电视、平面、网络等媒体宣传,该活动吸引了众多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参与其中,为活动榜单提供了优质的未来之星人选。

经过数据核实、专家评审、投票评比,弘大科技董事长李光武、先花花联合创始人兼CEO崔毅龙等10位创业者,最终入围2015年中关村创业未来之星榜单。

据介绍,创业未来之星是指在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音视频、高性能计算机、节能减排和环保新能源、航空航天、新材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生物工程与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掌握前沿技术或持有重大发明专利、获得国内外重要科研奖项,或者在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在业界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高端人才。

据悉,评选创业未来之星榜单,旨在通过宣传创业先进典型,挖掘和推荐中关村涌现的优秀企业家,弘扬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精神,为中关村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储备高端领军人才,更好地发挥中关村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中关村企业的创业创新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激励效应。

从以上榜单推介结果可以看出,上榜人选来自重点领域、掌握重大发明、获得重要奖项的成功高端人才,充分体现了中关村作为国内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感召力。

《中国科学报》 (2016-04-19 第8版 首都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