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24 9:58:17
选择字号:
慕课:距离“改变教育”还有多远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想让慕课取代现实课程,产生对现代教育更大的变革影响,就必须搭建一套不同课程之间完整的评价体系。

■本报记者 陈彬

“在慕课的问题上,我们的期待其实特别多,但如果基本制度体系不健全的话,这种期待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说这句话的人是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华。而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启动仪式上,他作了半个多小时的发言,论述的依然是慕课问题。

在通常意义上,人们习惯将2012年视为慕课“元年”。这样算来,今年已经是慕课“诞生”的第5个年头。当“慕课风暴”来袭之初,很多学者曾预言,这将是一场改变高等教育格局的“大风暴”。然而,这场“风暴”已经刮了5年,距离改变我们的教育究竟还有多远呢?

一窝蜂的慕课潮?

从2015年9月起,郑勤华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便联合国内其他机构,对国内的慕课教育现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成果汇总成为《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白皮书》。他在成果发布会上所作的发言,正是介绍此次研究的一些成果。

“我们对国内96个慕课平台进行了调研,但发现大量平台其实是公开课平台,只有很少部分既提供课程资源又提供学习服务。”郑勤华说,最终,他们梳理出14个国内较大、较正规的慕课平台,开展了涉及1388门课程的调研。

“应该说,目前我国的慕课平台的课程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很多的了。”据他介绍,国内几乎每个大的慕课平台都会有100多门课程。这些课程数量总和其实是很惊人的。但对此,郑勤华却有些担心。

“很多时候,平台的成立可能是一个一窝蜂赶热闹的行为,而并不是为了改进教学体验而实行的教学变革。”郑勤华说。

对于目前慕课是怀有“一窝蜂”的质疑,远不是郑勤华所独有的。

事实上,在慕课元年之初,大量慕课平台纷纷“上马”之后,如今平台数量以及慕课课程数量已经开始稳定,而慕课本身也并没有像之前人们预想的那样,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对此,曾有专家表示,慕课发展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导致慕课的发展过分依靠外部资金。一旦资金投入不及时,就会导致慕课平台难以为继。对此,郑勤华有自己的看法。

“商业模式当然是阻碍慕课发展的重要问题。事实上,目前美国几家主要慕课平台都在探索收费模式。但这并不是慕课发展的唯一障碍。”他说,在慕课问题上,我们似乎一开始就有些“头脑发热”,并没有搞清楚其在国民教育中应有怎样的定位。“从市场角度上说,我们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从教育的角度上说,我们同样没有基于慕课的成熟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知道,最好的资源未必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换言之,阻碍慕课“改变教育”的两大障碍,也就来自于市场和教育这两大领域。那么,这里又有哪些具体问题呢?

没有回答的提问

刘畅去年本科毕业,目前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在校期间,他也曾申请过一门有关概率论的慕课课程。起初,他对此还很感兴趣,但过了段时间便放弃了:“原因很多,比如杂事太多,精力不够。还有就是觉得没意思。”

最早让刘畅产生“没意思”想法的是他在网上向授课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但很久都没有得到答复,这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也就慢慢失去了兴趣。

其实,刘畅大可不必“不舒服”。

根据《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其统计的1000多门慕课课程中,约20%的课程占到了师生网上交流互动数量的90%。也就是说,有八成的课程基本不存在师生间的互动。

“总体而言,我们的交互水平比较低。”据郑勤华统计,虽然有近82%的学习者存在交互意愿,但在67.5%的课程中,教师没有针对学生问题的回帖行为;56.2%的课程没有产生论坛交互。“20%的课程产生全部的互动,这也符合互联网领域当中的‘二八定律’。”

事实上,对于慕课课程缺乏互动的诟病,其实早已有之。比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就坦言,“慕课”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人机对话”,它缺少师生间的“人际交流”、教学相长。

然而,慕课课程不但不应该缺乏交流,甚至比普通课堂更适合交流。

“原因很简单,一个普通课堂最多只有几十人,但同修一门慕课课程的学生却可能有几十万。一个问题在几十人之间产生的回应,与几十万人之间产生的回应是根本不可相提并论的。”采访中,曾经开设慕课课程的东北某高校教师张路表示。

“在线教育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程的制作开发,第二阶段则是学习支持服务,包括讨论、交流、答疑、作业的批改等。”郑勤华说,目前,我们对第一阶段的重视程度已经足够,但却严重忽视了第二阶段的工作。

在郑勤华看来,最有效的学习是发生在人际间的交互过程中的,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人际之间的交流,这其实也是我们对第二阶段工作重视不足的根本原因。

“在慕课的设计当中,我们的最大问题就是把教育和学习过于简单化。在现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远不是仅仅告诉他1+1=2。但现在慕课设计思路基本上还处于‘看我的视频,知道1+1=2,再做练习,结果正确就OK’的阶段,这样的设计过于简单化。”郑勤华说。

缺失的质量保证机制

在国际知名的edX慕课平台上,有一门关于电子线路的课程。而恰恰电子线路是北京某高校一些学生的必修课程。于是,学生们向学校反映,是否可以用edX上的慕课课程代替现实中的课程学分?对于学生的要求,学校犯难了。

学校的难处很明显——他们根本就无法衡量edX上的这门课程是否可以产生与课堂教学对等的学习效果。

“这是高校面临的新问题。如何评价一门慕课课程与校内课程的关系,两者是否能相互取代,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郑勤华说。

高校本身当然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学生们的要求最终不了了之了。

“我们常常说要通过慕课实现‘翻转课堂’,但在这一过程中,慕课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想让慕课取代现实课程,产生对现代教育更大的变革影响,就必须搭建一套不同课程之间完整的评价体系。”张路说,近期国内部分省份都在鼓励当地高校学生通过选择慕课课程代替校内课程。“这样的文件很棒,但没有可操作性。”

在此次公布的白皮书中,这样的评价体系被称为“质量保证机制”。

“慕课平台上汇聚了世界上最好的课程,但何谓‘最好’?我们对慕课的最大期待,就是拿到它的证书,但如果证书体系没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证书效应也是有限的。”郑勤华说,在一个平台上,我拿到三门北大的证书,你拿到五门哈佛的证书,但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可比性。在同一平台尚且如此,不同平台间又该如何比较呢?

基于此,白皮书表示,应建立一套基于流程的质量保证机制。“质量保证标准强调了流程上的标准。它并不强调对结果的判断,而是在流程上加以规范。”郑勤华说,比如,某门课要求教师必须在本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并不规定具体是谁,是教授还是副教授;再比如,规定教学要进行教学设计,要有足够的专家进行认定,但并不规定设计哪些内容。这样做,既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防止出现“一管就死”的情况发生。

“一门课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层次?课程内容包含哪些模块?如何进行评价,如果建立起这样的体系,不同平台之间,乃至平台与实际教学之间自然可以进行换算,才能使慕课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也只有如此,慕课才能真正带来高等教育变革。”郑勤华说。

未来的核心问题

如果说交互行为的不足和质量保证机制的缺失属于阻碍慕课发展的教育因素的话,那么现行慕课模式存在的知识产权不明的问题,就属于市场因素了。

“说白了,慕课的知识产权问题就是这门课程究竟归谁所有。是学校?教师个人?还是慕课平台?”采访中,张路表示,到目前为止,不同慕课平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不统一。“比如在edX,大学拥有课程内容的版权,至于学校和课程制作方(教师)如何分配版权,平台并不干涉。”而这种版权分配的不明晰,很容易损害教师的知识产权。但教师恰恰又是对知识产权最为敏感的群体之一。

在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有关开放教育资源会议上,一位大学教师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种看法:“作为教师,我并不担心其他人使用我学术工作中的材料,但是我非常担心会拿走我的成果,并宣称是他人的成果。”

“必须承认,目前教师在慕课方面的总体态度并不积极,因为做好一门慕课课程是十分耗费精力的。然而当教师付出数倍于平时的努力完成慕课课程后,既没有经济上的保证,又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保证,他们为什么还要做呢?”郑勤华说。

正因为如此,在此次公布的白皮书上,知识产权问题被认为是慕课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从教学实际效果来说,至少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慕课在人才培养方面产生太多实际性的突破。这既与慕课本身的教学模式有关,也与商业模式和知识产权问题密切相关,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郑勤华说,当我们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也就很难保证和维持投入者的积极性,当投入者都不积极了,又有谁来做呢?

《中国科学报》 (2016-03-24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