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13 9:10:37
选择字号:
微生物让秸秆变成优质饲料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王卉

在青海,有一片四十余万亩的油菜田,盛开时甚为壮观,是青海美丽一景。但进入采籽后的冬季,却成了麻烦。日前,当地为提高油菜秸秆的饲料利用价值特别联系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朱宝成团队,请他们帮忙加工处理。

油菜秸秆不经处理,牲畜并不爱吃,如果老化干枯,更无法拿来做动物饲料。

进入冬季,牧区极易发生雪灾,导致牲畜因缺少草料瘦弱死亡问题。即使不发生灾害,养殖业优质饲草严重短缺仍是一大难题。

“当年为什么发生添加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就是因为缺少优质蛋白饲草,生产的奶蛋白质含量不够。添加三聚氰胺虽可增加粗蛋白质,但它本身是化学耐高温材料,分子量大,无法通过婴幼儿的肾脏做过滤作用。”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增利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多年来,他一直在支持朱宝成团队的研究方向。

耗粮型畜牧业需要改变

“在我国,饲料大量依靠进口,否则无法满足需求。这是很严峻的问题。”河北省畜牧站副站长王健诚感叹,比如我国大豆的进口量逐年升高,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朱宝成介绍,20多年来我国养殖业取得巨大的成绩,但突出问题是未能摆脱对粮食的过分依赖,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粮占粮食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

“西方畜牧养殖业很少补充精料,主要是放牧,靠优质牧草。”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畜牧业主要是粮食畜牧业。我国草原产草能力很低,不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畜牧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到了60%~80%,朱宝成说,养殖成本的高低关系到农牧民收入和企业生存空间。

只有加速发展草食性牲畜,才能实现向节粮型畜牧业结构的转变。发展草食牲畜需要大量的优质饲草资源,饲草资源一类是草原牧草、人工草场,另一类即为农作物秸秆资源。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草牧业。但其发展也有一个过程。所以合理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就要靠我国丰富的秸秆。

“秸秆资源量很大,从不利于到利用,从谈不上比例到有比例,就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石有龙说。

朱宝成团队创建了类似体外人工瘤胃的特种复合菌剂发酵秸秆生产高蛋白饲草技术。

这一技术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开发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增加优质饲草生产;节约饲粮,利于国家粮食安全;节省精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秸秆饲用的技术革命

日前,在河北农业大学一场博士答辩会上,来自河北和北京从事草牧业研究的资深专家对化学专业出身的该校副教授李红亚的博士论文进行了评议。其科研课题是《木质纤维素酶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对秸秆的发酵作用》。

该研究表明,秸秆发酵能变为高蛋白饲草的核心技术是微生物菌剂。菌剂不同,对秸秆成分的利用转化能力不同,发酵后的秸秆品质也不同。课题的关键,是测定了多功能特种复合菌剂发酵后,秸秆中生物真蛋白增加2倍以上,无机氮残留很少,木质素、纤维素降解1/4~1/3,能量大幅提高,益生菌和各类氨基酸的含量成倍增加,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对这一创新技术的质疑。对于推广该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这是秸秆应用技术的一次革命。”对于朱宝成团队的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技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李毓堂如此评价,他接触秸秆应用畜牧业已三十多年。

“此技术可以使秸秆蛋白质含量提高2~3倍,大幅降解木质素纤维素,提高能量,大量增加各种益生菌和各类氨基酸含量。使低质秸秆资源转化为高蛋白优质饲草。”李毓堂说。

此前,秸秆饲用的处理方法很多,如青贮、微贮、氨化发酵等,但只能少量提高营养价值和改善适口性,经济效益不高。这些技术不能解决质变问题。

“目前在秸秆处理上,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石有龙评价,“比如,水稻、小麦秸秆,营养价值低,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变成优质牧草,起码能够缓解中国饲草不足的局面。”

秸秆本身虽是饲草,以前很多地方直接切碎喂,饲用价值低,只是吃饱的问题,代谢利用不了多少。“通过复合菌剂发酵技术处理就可以有更高饲用价值。”石有龙说。

这项技术产出的饲料可做为天然牧草的替代品。

不过秸秆优化饲料需要同其他饲料相配合。朱宝成介绍,一般建议在养羊上,可以替代60%~70%,其他饲草,一般牲畜可以替代不超过50%。

如何推动大规模利用

“这么好的技术,8年了,为什么没有在全国推广?”李毓堂一直在琢磨如何让它更大程度发挥作用。

很多专家都建议下一步让技术更加“傻瓜化”,便于农民和养殖户操作。包括制定图文并茂的规程。

以前对于秸秆利用,国家六部委曾联合发布过文件,提出农用优先,但工作落实不够。

李毓堂建议要对这项基础生物创新技术进行长远战略研究,设立重点国家实验室,制定长远发展计划,从深度广度上再创新,更多地造福于国计民生。要保障连续科研投入,否则每年申请课题如果申请不到,研究就可能断线。

这项基础生物科技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如更多高效菌种的筛选和复合,菌剂不同剂量效果等试验。发酵物料除粮食秸秆外,还有对油菜、薯类、野生杂草、瓜果藤蔓等资源优化研究,对南方的乔灌植物,诸如银合欢、紫穗槐、构树叶等各种枝叶资源也有优化研究。

此外,科研课题很多,比如不同畜种的饲用比例及优化饲料配方等等。实验室可分若干组广泛深入研究,由于资源丰富,前景非常大。

“这是关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可多方面向科技部、教育部、环保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申请课题。基础科学打好了,继续发展,深度广度潜力很大,会培养不少人才。”李毓堂说。

李毓堂建议要设计实施这一技术措施的系列移动式机械化设备,使得秸秆就地采集、加工切碎、喷洒菌剂辅料、压实装青贮袋(或入青贮窖——运输入库)等流程一次完成。企业还可由此发展新型秸秆优化饲草等产业。

这项技术要推广,离不开专业机械合作社。有专家表示:“有机械化的服务和跟进才能有我们的机遇——大规模应用。”

另外,金融支持也非常重要。比如一个企业要做一万吨的饲草,如果秸秆每吨两百多元,他也许需要压几百万元的资金,这就需要金融机构给他提供资金支持,在有秸秆时,能有资金收回来储存加工。

《中国科学报》 (2016-01-13 第6版 科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