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锋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20 9:20:40
选择字号:
利用大学校园实现阶层跨越

 

■李锋亮

假期过得真快,高校又要迎来一批大学新生了,面对这群马上要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我衷心祝愿他们能够好好珍惜进入大学校园的机会。尤其是对于贫困学生,我想说的是:“大学校园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务必要好好把握,千万不要虚度!”

上个月,清华大学向陕西省考生发出了录取通知书,随每份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给每一个新生的一封信以及第一份礼物—— 一套曾经激励了很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少年的《平凡的世界》。在信中,邱勇校长借用清华老学长钱钟书先生的话“横扫清华图书馆”勉励新生多多读书,希望新生在报到之前就能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并期待在入校后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读书心得。

笔者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在高中期间就读过《平凡的世界》,当时父母所在企业濒临倒闭,母亲下岗、父亲的工资似乎也没法正常发出,所以当时阅读《平凡的世界》的感受非常深刻,小说至今依然激励自己在困难中拼搏。因此,笔者认为邱勇校长当时寄给新生《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除了在信中所提到的“读书使人充实”、希望新生能够一直保持“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外,可能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勉励贫寒子弟像《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那样,不向命运与世俗低头,努力向上。

目前很多国内外学者担忧中国的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学者还担心,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帮助贫寒子弟实现社会流动的大学,目前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可能在减弱,甚至可能削弱了贫寒子弟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因此,在多个高校的论坛中,笔者都看到过大学生发出“上了大学只不过使我多了一个和富二代一起喝咖啡的机会”的戏谑、自嘲、迷茫与无奈。这让笔者有种担忧。

笔者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有一个基本的理论,那就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一分为二,一个是好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差的劳动力市场。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进入好的劳动力市场,进而工作稳定、衣食无忧,否则只能进入工作不稳定、工资和待遇都很差的劳动力市场。但是,如果有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没有能够进入好的劳动力市场,那么教育就不能给受教育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于这个理论,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流派,其中一个流派关注所谓的“前劳动力市场分割”,也就是说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其实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进入并且适应好的劳动力市场。这是因为你在接受教育时,家长、老师、学校会根据你的家庭背景给你传授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内容,使你在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熟悉、认同你父母所在的劳动力市场的习惯、理念与准则,进而促使你最终走上和你父母相同的劳动力市场。这样就通过教育和学校实现了阶层复制。

然而,国际、国内还有很多研究发现大学校园依然是一个帮助广大贫寒子弟实现社会阶层跨越的最有利途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大学里面,你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成为各方面的专家;另一方面,在大学里面,你可以广交朋友,这样可以极大地消除自己家庭背景方面的劣势,为自己未来的事业与人生发展积累人脉,而且在大学里面结识的朋友、积累的人脉都是高质量的。君不见目前国内外很多知名的施政团队、创业团队经常都是同学或者校友搭伴而行吗?

所以,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贫寒子弟而言,笔者衷心希望他们在假期已经好好阅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如果假期没有机会阅读的,也请务必进校后尽快找同学、老师或者去图书馆借阅),并在身心两方面都作好奋斗的准备,做好规划,立志好好利用大学校园度过自己的“黄金时代”:一方面,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家庭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书、进入大学学习,坚持努力地、发奋地学习;另外一方面,在努力学习之余,不要介意自己出身贫寒,在大学校园里面,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去多参加集体活动、去广交朋友。一言以蔽之,就是好好学习、多交朋友。

对于大学、大学老师而言,要牢记自身教书育人的使命,要加强大学的各种集体建设,促进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交融,并且努力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融入集体、融入校园,给他们更多的上升空间与通道,实现削减阶层复制与分化、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与使命。

《中国科学报》 (2015-08-20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