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7/30 10:11:16
选择字号:
台北科技大学副校长:大学要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一窝蜂去创业不见得好,但是一开始在政策的驱动下总会涌现这样一个浪潮,慢慢地有人发现游戏玩不下去了,就会退到二线、三线冷静思考。

在近日举办的2015海峡两岸青年创业论坛上,一位来自台湾的副校长坐在前排听得入神。当《中国科学报》记者前来采访时,他还沉浸在在场创业青年人分享的“小公司不靠管理”的道理中,“这个道理我也是好久才明白,现在的小青年不到30岁就明白了,后生可畏啊”。

他是台北科技大学副校长黎文龙。他也曾经创业,尽管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他所在的台北科技大学培养出超过10%的台湾上市公司创办人、CEO,也因此被称为台湾的“企业家摇篮”。

不同于以往听惯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情、宏大,从他口中说出的“创业教育”分外质朴、踏实。

植入创业的DNA

《中国科学报》:当今的创业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黎文龙:随着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技术的发展,新的创业模型、社会形态、客户等将会出现,这会使得创业的频谱越来越宽。按照美国的统计,创业者主要为毕业后8~10年的人。但是,往后初次创业的时间可能会缩短到毕业后4~5年,甚至大学生在没毕业时就开始创业。

《中国科学报》:台湾可以说是创业最多的地区之一,结合高等教育,您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验?

黎文龙:台湾不仅是创业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创业失败最多的地方。包括我本人在内,也曾经尝试过原子粒显微镜AFM扫描仪方面的创业,曾经也是“百万富翁”,只不过是负债百万的“负翁”。回过头来看,我的体会是创业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过去课堂上没有传授创业方面的知识,如今随着ICT的发展,初次创业的时间缩短,大学生创业恰逢其时。包括美国、英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等的高校,都在逐渐加入创业课程,迎接创业浪潮的来临。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大学在创业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黎文龙:高校并不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要创业,或是将来一定要走创业之路。高校最大的功能是在学生四年的受教育过程中植入创业的基因,未来当机会来临时,他们就会让创业基因发光发亮;一旦有创业典范出现,你会发现后面有一群跟随者,我们叫典范学习。实际上,典范不仅仅只是典范,还是跟随者做梦的对象,它能极大地激发学弟、学妹的创业热情。等到风起时基因可以发酵,自然而然成就一个他们引领风骚的时代。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大学能够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创业帮助?

黎文龙:高等教育不能忽略这帮有创业心的族群。以台北科大为例,每周三的晚上我们都会邀请校友来给学弟、学妹们做分享,而且相较于叙述自己成功的经验,他们其实更愿意交流失败的教训。这种分享是传统课堂教育中所没有的。

在传统课堂教育中,家里做生意的学生和创业零基础的学生共处一室,每个人所缺乏的不见得相同。学校通过提供经验传承的机会,在开放式交流中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假设他们当中有50个人去创业,其中有1~5个成功,那么它的影响面就是巨大的——1个人创办起30个人的小公司,它影响的就可能是30个家庭,这些营业额几个亿(台币)的小公司累加起来的效应不容小觑。

大学如何把握创业热

《中国科学报》:大陆高校现在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纷纷出台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其中,有很多人担心创业过热,对此您怎么看?

黎文龙:举一个例子,大陆高考报名人数是1000万,那么每年就有1000万人是冲着大学学历去的。一窝蜂去创业不见得好,但是一开始在政策的驱动下总会涌现这样一个浪潮,慢慢地有人发现游戏玩不下去了,就会退到二线、三线冷静思考。而学校也会依自己的特色来发展,例如,台湾清华大学想走的创新路线和台北科大想走的路线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形成差异化路线。在我看来,创业过热只是阶段性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但是,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大多数人只有一次受本科教育的机会,这一次机会不容试错。为此,高校要把握什么呢?

黎文龙: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未来5~10年银行所需要的人力会大幅度下降,由于网络银行的存在与发展,未来柜员数量可能只剩下如今的1/5、1/10。银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随着新工具的产生,大学原有系所里的一些专业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

事实上,一方面,大学一直在进行课程改善。我们不断减少必修课程,降到只剩核心课的程度。台湾的大学四年至少要修满128个学分才能毕业,通常大学会让学生修到135~140个学分,平均下来并不多。英美等国家的大学还在把总学分继续往下降。与此同时,我们大量增加选修课程,设计属于学生个人可依兴趣规划范畴的课程,通过系科的重新整合,以增加他们学习的弹性。

另一方面,说得直白一些,许多知识不需要教得那么深,少数仍有需要教深的,可以通过选修课程提供,但基础一定要扎实。比如,科技创业不能违背基本的物理理论,否则必然没有发展出路。把基础的、专业的知识浓缩到核心课程里,把创新创业的想法纳入某些应用性强的专业中,我们认为是必要的,如此才能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

《中国科学报》:除了课程调整,台湾高校还为学生创业提供了什么?

黎文龙:除了课程,还有软硬件上的保障。从硬件上,我们的做法是,学生创业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学校通过提供“点子工厂”,让他们发现彼此之间不错的想法,让他们自行组合成公司,开展运营。在“点子工厂”之后,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了“自造工坊”,学生有了小想法需要动手一试,他们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初步工具,比如做点焊接、木工等,验证方案是否可行。

总之,“点子工厂”让你找到人,“工坊”让你做出项目。另外,从软件方面我们有创业导师、天使资金、孵化器等保障。软硬件结合保证学生在校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教育。

《中国科学报》 (2015-07-30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