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玉凤 刘蔚如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5/4/24 9:53:58
选择字号:
清华研究生必修“职业伦理”才能毕业

 

大学的使命应该是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和道德的社会进步推动者。作为价值塑造载体的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的是基石性的作用。我们开设的许多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取得的成绩后面增加好多“0”,而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好多“0”前面写上“1”。

■本报记者 万玉凤 通讯员 刘蔚如

发现公司生产的化工产品被客户用于犯罪怎么办?公司盈利与治污投入之间如何选择?化工事故调查应该深入到什么程度?

“当我在课堂上设计出这样复杂的情境时,学生常常会意识到,这是他们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又与他们密切相关。”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赵劲松坦言,2015年整个寒假,他都用来准备一门新课——“化学工程伦理”。

这是今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开设的16门研究生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之一。从去年4月启动课程建设至今,全校共开设34门课程,除了研究生院组织开设的5门公共课程外,共有22个院系开设29门具有专业性质的课程,其中17个院系的19门课为新开设课程。

如果用“雨后春笋”来形容研究生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的建设情况,那么滋养它的那场“春雨”,就是清华研究生培养方案重构。在培养方案的改革中,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被纳入必修环节——从2014年9月开始,清华研究生新生至少要选修16学时的学术规范或职业伦理课程。

“是时候在价值塑造方面做一些事情了”

细心的人会发现,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从开幕到闭幕,对“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顺序上的小变化背后,是教育理念的大转变。

“当今社会,大学已经不能再‘垄断’知识和技能,如果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话,大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学的使命应该是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和道德的社会进步推动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振民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法学院较早开设了职业伦理课程。“那是2002年,我刚从哈佛大学访问学习回来,发现很多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专业课在哈佛都是选修课,但法律职业伦理却是为数不多的必修课之一。”王振民表示,这让他感到在法学教育中职业伦理教育不可或缺。于是,他在清华开设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

实际上,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清华工程伦理教育专家组组长、自动化系教授张佐在参与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时发现,虽然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职业伦理的要求,但实际上各高校却没有太多的课程或固定环节来满足这一培养要求。

在清华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杨斌看来,作为价值塑造载体的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的是基石性的作用。“我们开设的许多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取得的成绩后面增加好多‘0’,而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好多‘0’前面写上‘1’。”杨斌把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称为“有用之学”,把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称为“无用之学”,但他认为这些“无用之学”决定着“有用之学”的方向。

“现在是时候在价值塑造方面做一些事情了!”杨斌表示,“越是领先的一流大学,越应该在决定人才培养方向和灵魂的领域里凝神聚力,因为这类大学培养的将是社会的领导者,他们将对整个世界的走向发挥重要的指引作用。”

在工程和专业教育中融入伦理教育

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的使命是什么呢?早在启动课程建设的时候,清华就已经明确了定位: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要融入专业课程教育,通过学习和探讨,促进学生对复杂实践问题的思辨,培养学生养成伦理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面对学术或职业伦理困境时做出负责任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之所以这样定位,源于对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问题的认识。杨斌认为:“很多伦理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它既不是科学也不是理性,经常面临艰难的抉择,需要忍受一些弊端。”

“化学工程伦理涉及从研究、设计、安装调试到运行、生产、产品监管等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问题,而研究生常常聚焦于某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这导致他们考虑问题的范围比较窄,容易忽略实际工程中很多复杂的问题。”赵劲松说,在“化学工程伦理”的课堂上,他常常向学生抛出各种问题,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伦理敏感性,让他们在走上职场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作为“数据伦理课”的主讲教师,张佐同样发现,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一项技术发展得更好,但很少考虑随着技术的应用面扩大,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以前很多选择都是在不经意间做出的,没有太多意识,这门课程帮助我建立了更多规范与伦理方面的意识。”大数据硕士项目的白照坤是“数据伦理课”的学生之一,几周的课程下来,他发现自己收获很大。同上这门课的公管学院硕士生张悦,则通过课程建立起了更明晰的有关大数据应该如何使用的框架。

热能系教授姚强是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专家组组长,他在牵头组织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时发现,在以往的教育中,伦理教育的课程并没有与学生将要从事的科学研究或者职业结合起来,两者是割离的,“如今,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在工程和专业教育中融入伦理教育”。

打开学生价值塑造的另一种方式

“我特别担心这类课程过度知识化,把‘伦理课’变成了‘伦理学课’。”杨斌说,学生讨论了很多伦理学的知识,却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是这类课程最大的失败。

为此,清华召开了多场研讨会,教师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一定要使用案例教学法,形成参与式、开放性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的知识,更要熟悉和掌握大量的案例,能够以课堂参与者的身份,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并形成一种开放和包容的课堂氛围。

“只有通过案例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具体的、复杂的情境中,才会让他们觉得,这不是一门简单的道德课,而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在面临健康、安全和环保这类重大问题时的检验。”赵劲松说。

曾经当过高级工程师的赵劲松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他收集准备案例带来了便利,他把功夫下在了准备国内化工领域里最新的案例上。“很多国外的案例,因为实际情况不同,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我的课堂上,90%以上是国内的案例”。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规范与传播职业伦理”也是研究生的必修课,学生对讨论式的课堂感触颇深。硕士生何曦悦说:“在这门课上,老师说的不是特别多,主要是结合案例启发我们,让我们自己去探索。很多同学的观点让我知道原来还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为我打开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博士生李海波则说:“这门课的独特之处在于完全是讨论式,老师不停提出问题,大家不停相互切磋,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头脑风暴,这种思辨对我很有帮助。”

然而,除了课堂上的挑战,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自身意识缺乏。姚强告诉记者:“在以往的专业教育思路里,通常缺少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的维度,如果每位从事专业教育的老师都能拥有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的意识,就能在每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自然地融入这部分内容。”

赵劲松也表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关注这门课程,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关注这门课程。只有形成了整体氛围,课程的效果才能更好。”而在王振民的带动和要求下,法学院全体院领导共同参与到这类课程的讲授中,“希望今后法学院每位教师都能够讲这门课,这门课才能更有生命力”。

而在杨斌的设想中,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嵌入着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专业课程,以及校园中关于价值观的生机勃勃的社区讨论,将形成互动、共为一体,成为学生价值塑造的理想模式。(原标题:清华大学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纳入必修课——学完“职业伦理”再毕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