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林 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6 8:32:43
选择字号:
科技“深改”从小步慢行转向蹄疾步稳

 

■张林 彭科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了改革科技评价、职称评定和国家奖励制度。联想到前不久广受争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透明计算”项目,颇有呼应效应。

中国科技制度发展到今天,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巨大作用,部分已经开始衰减,相反,消极作用却在不断增加。这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已到了必须借助“大手术”才能彻底改变的阶段。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化作为创新驱动发展重要载体的科技体制改革,其背景和意义也在于此。以我国科技奖励制度为例,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部奖励日渐强大,与来自科研部门奖励的弱小形成鲜明对比,奖励主体错位的现象非常突出;科技奖励重成果轻个人,由此带来论资排辈、搭便车、不合理的利益挂钩等现象普遍滋生。如何让科技奖励和科技评价制度继续成为科学研究与科技进步助推器,成为创新链条高效传动的润滑剂,需要更深刻的思考、更大胆的实践。

面对科技体制“深改”的呼声与期待,国家一直在积极谋划、稳步推进。然而也应该看到,因为涉及的“硬骨头”之多、牵涉利益之广,科技领域“深改”依然面临较大阻力,前进的步子与社会预期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公众期望大刀阔斧的改革与管理部门小心试水的举措之间存在差距。以科技奖励制度为例,改革之议由来已久,相关研究与部署也已展开,但就理念、制度以及操作层面的探讨仍未清晰,破冰尚待时日。

全社会大改革的蹄疾步稳与科技体制改革的小步慢行之间形成差距。科技界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既需要争鸣与碰撞,更需要魄力与担当。

改革开放对科技创新的大预期与科技部门面对创新引领时的瞻前顾后心理之间存在差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率先步入深水区,科技创新在社会变革进程中的助推器作用日益凸显。与之相呼应的是,国家、民族对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与期望也越来越高。

站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竞争舞台上,谁能够把握住机遇,顺应潮流,深刻变革,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由此,改革必须不惧争议,更不能自坠锐气,深化改革也必须从改革自身的不断探索中找到答案、获得突破,创新发展也必须从改革中寻求动力。

《中国科学报》 (2015-03-06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5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