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6 11:13:49
选择字号:
中科院地环所副研究员王云强:黄土高原的守护者

 王云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并不显眼,并不突出,但是他们的作用不可或缺,也许,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的成绩不可磨灭,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一切。而王云强博士,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王云强,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1981年出生。刚刚获得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和陕西青年科技标兵,是标准的青年才俊。作为土壤物理学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王云强少了一些锋芒毕露,多了一份谦虚随和。他认为自己获得的奖项,更多源自幸运,还有很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同时,他更把自己获得的荣誉看成一种激励,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地攀登科学高峰。

王云强专攻的领域是土壤物理学,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土壤水分生态环境效应、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深剖面(大于10 m)土壤水分过程。自2004年攻读硕士以来,他立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的国家需求,针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分亏缺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系统研究了坡面、小流域以及区域尺度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性。在此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层(基于6 m取样深度)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借助自制的深剖面土壤样品采集系统(有效测深21 m),分析了深剖面土壤—植物—水分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这些研究对于指导黄土高原有限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利用管理、植被布局和水土流失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求学时期,王云强的硕士和博士导师都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他,科研是从细节做起。他秉承了老师的教诲,在科研工作中,时刻记挂着细节的重要性。王云强说,由于所从事领域的特殊性,他往往需要长期在野外调查、采集土壤样本。野外工作是艰苦、枯燥的,而且还充斥着一些危险因素。曾经在一次野外调查时,为了赶在暴雨前完成采样工作,他举着6米高的钻杆取样,险些受到雷击。正是由于他这样的科研者不辞辛苦地调研取证,不断地来印证理论的可行性,才能让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具有可持续性。

在国际上,针对土壤物理的研究备受关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比较滞后,尤其是仪器硬件上,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在土壤物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就是因为仪器的滞后,造成了被其他国家捷足先登。“这方面研究,我们任重道远。”王云强脸上出现了少有的凝重之色。

王云强说,2000年来到陕西求学,黄土高原便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研究过程中,他两次对黄土高原进行细致的考察,足迹踏遍了整个黄土高原,已经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如今,他的研究最终目标是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脆弱生态环境,这不但让他感到责任重大,更有一份神圣感。通过王云强团队的调查取样研究和对比分析,可以为植被合理布局和科学土地利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王云强说,不仅是黄土高原,所有的地质地理环境都有其特殊性,要因地治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改善生态与环境。

谈到现在的科研项目和预期目标,王云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黄土高原,自己的研究能够有效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支持。他最大的梦想,是黄土高原能够成为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地方,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能够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中国科学报》 (2015-03-06 第5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