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news/images/2015/1/20151261251342330.jpg)
资料图 来源:网络
我曾在多个场合见到过于润沧院士,并对他进行过两次专访。可以说,在每次采访过程中,他的很多观点都令我耳目一新。他的观点超前却不玄虚。由于还在“一线”做矿山设计,所以他显得特别“接地气”。
于润沧院士虽然已83岁,但他眼界开阔,作为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工程设计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对我国矿业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洞若观火,同时对国外矿山设计理念和矿业发展现状了然于胸。
于润沧认为,我国矿业在很多领域已落后发达国家10多年,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有可能引进技术的情况下,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要比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速度快、效果好。
“我们应当为明天采矿远景的实现未雨绸缪。”于润沧说。
我国的金属矿山数量达10多万个,于润沧认为,我们从具体国情出发,对各矿山企业的要求不可千篇一律,实现矿业现代化、建立矿业强国的主力是重点大中型矿山。对于不同的矿种,“要有所偏重,特别关注国家亟需的矿种”。
于润沧长期关注数字化矿山建设,他认为,数字化矿山投入大,关键要看“一把手”是否有超前意识和魄力。
“数字化矿山建设不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它服务于矿业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建设矿业强国,着眼于实现"采矿办公室化"的理想,能成就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人富国强民的抱负。”于润沧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