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科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6-13 9:03:48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报:提升年轻科研人员的幸福感

 

■钟科平

“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到了30多岁还在当‘啃老族’,这说明我们的科学研究体系一定是有问题的!”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关于青年人才话题的发言,引发广大院士的共鸣。

院士们为之呼吁的“沉默的大多数”以及更多的“创新因子”,很多在科研与学术上并非不优秀,但收入普遍比获得人才计划支持的科研人员低,更低于与该职业相匹配的社会地位。生活难得体面,尊严难获认同,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他们在科研上的积极性。

近年来,关于“你幸福吗”的讨论在媒体上频频出现。前不久,清华大学发布的“幸福中国指数”显示,北、上、广等GDP高增长的一线城市,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显著提升。评价“幸福感”涉及复杂的变量,物质基础虽不是决定性变量,但是重要因素之一。在科研领域,不少一线科研“青椒”都曾感慨,当科研和业绩挂钩、科研沦为一种生存之计,还如何静下心来作研究?对于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来说,“怎样过得幸福”已成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我国科技队伍规模为世界第一,但科技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梗阻依然突出。前者包括缺乏科技大师、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同时在生产与社会应用层面,工程技术人才与经济活动脱节;后者主要集中在人才的发现、培育和凝聚链条仍不完整,每个环节都存在制约因素且创新氛围不够宽松。就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而言,既要坚持竞争和激励机制,让人才蓬勃生长、让资源要素自由涌动;更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年轻人营造一个健康环境,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内成长,在公平的机会获取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创新体系的“创新因子”不仅包括金字塔尖上的带头人和领军者,更包括塔基部分的一线科研、教育和技术人员。诚然,从事科学研究并非以经济收入作为吸引年轻人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程度的物质保障已成为获得知识群体不同程度智力资源的重要条件。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实到根本之处在于更好地尊重他们的生存发展权。让科研人员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使其能把科研当成自己最大的兴趣,从中获得并不断提升科研的乐趣、创新的兴趣和生活的幸福感,理应成为人才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国富民不裕”问题,也不妨先从科研领域入手。

《中国科学报》 (2014-06-1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