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蒂夫·乔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24 10:26:04
选择字号:
英国卫报记者:与公众打交道有助于科研吗
 
■史蒂夫·乔伊
 
最近与一些刚开始工作的学者聊天时,我一直向他们强调与那些非学术界人士打交道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学者说我这是在鼓励他们变成名人。当然,这不是我有意去做的事情,但这种回复不能不说是具有代表性的。它反映出这些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者的不易:我真的得变成媒体的指导老师或是取悦儿童的人吗?这真的是我想要提高自己职业前景的需要吗?
 
有人说,这种学者与公众互动的观点是不公平的。与大众互动的理由不仅仅是为了有助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还在于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解释自己做了什么。然而,与大众打交道的动机感觉上仍是实际性多于道德性。我们都知道,这是所有研究共同体,包括基金会、大学领导层、新闻官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媒体的共同要求。
 
关于学者与公众互动对于处于职业早期的学者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子问题来讨论。一是公众参与有助于他们的学术工作吗?二是公众参与有助于他们获取科研经费吗?
 
不可否认,与一个不是专家也不从事学术研究的听众交谈,如果交流得比较好的话,是有可能具有极大价值的。正如公众参与国家协调中心后,指出:“参与就定义而言是双向的过程,包括互动交流以及倾听,其目标是互有裨益。”有效的公众参与并不是说要把成员们放进一间房里,然后开始讨论。
 
如果你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和你的听众进入对话,你怎么能知道他们究竟有没有理解你呢?更别提使得整件事情进行下去了。对于职业发展来说,这显然是很有意义的:找工作时需要跟用人单位博弈,尤其是在面试的时候,你必须向来自不同背景、经验和兴趣的人阐释你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你要确保难懂的学术工作是在追寻高质量的研究,这可以通过一些一流的著作和外界资助来证明。在媒体上或者学校以外出现过,对于未达到水准的研究是没有弥补作用的。毕竟,在那些传统听众中,学者是最有可能招博士后以及成为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人。
 
其次,与公众打交道真的有助于你的职业学术生涯吗?或者说,所获得的收益与所花费的时间相比,值得吗?你需要为团队或者院系有所付出,毕竟他们聘请你,你就应当对得起你的薪水。但是你没必要一直做同样的事情,必须得有点突破。考虑一下,什么能够使得申请者在求职的时候脱颖而出?
 
你需要一个好的总结和计划来与公众打交道。对于前者来说,如前所述,想证明你的研究陈述是否清楚且吸引人,与公众对话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如果有一个人不理解为什么你的研究中某一种酶或者过世已久的作者为什么重要,你就不能按照已经了解的背景继续写下去。为什么他们不明白呢?你的故事中缺少了什么?什么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对于一个计划而言,仍不清晰的是之前的经验是否真的完全需要,或者说,一个好的计划对于你想要做的事情来说是否真的有效。我的感觉是,这是根据投资者的不同而显著变化的,部分取决于你申请的基金数额。仔细阅读投资者的导言,以及他们在网站上的任一案例。问问你的同事,他们是不是有同样的成功申请基金的经验。换言之,努力找出别人做了什么,取长补短。
 
回到文中最开始的争论,换个思路思考,具有反讽意味的事情在于,出名可能是对职业帮助中的最后一项。那些时常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媒体宠儿不应该让我们变得选择性“失明”,对于与公众打交道的学者数量而言,这群人的数量是极少的。再说了,真的想要出名的话,有太多比从事学术研究更好的渠道可以选择。
 
(作者系英国卫报记者,本报记者韩琨编译)
 
《中国科学报》 (2014-04-24 第7版 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