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3 8:43:26
选择字号:
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的幕后故事
 
■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这是采访老科学家的音频资料,大家可以听一下。”周日的国家博物馆展厅,张藜在忙着给观众作讲解。
 
“我预计展览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但的确没有想到会这么好。”稍微松闲了一口气的张藜告诉记者,本应2014年1月1日结束的展览,由于观众反响强烈,展出时间将延期到1月15日。
 
张藜一直从事中国现代科学史的研究。工作中,老一辈科学家对科研工作的执着和严谨让她非常感动和印象深刻。
 
而另一个事实是,普通人与老科学家的接触机会非常少。就像是划定了一座围城,圈子里的人埋头苦干,圈子外的人站在城外,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无所知。
 
“我想把老一辈科学家为人、为学的精神,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向更多的公众传播,让普通公众了解老科学家的精神世界。”办展览的想法一直在张藜的脑海里绕来绕去。
 
“我们原本打算所有的资料都使用采集工程的成果,介绍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科学家人生的成长过程,以此反映百年科学发展的演变。”罗兴波说,当展览要把科学家放进现代科学发展的百年时,整个展览的定位和思路都发生了变化,工作量变得巨大无比。
 
历史的跨度延长了,从只讲述一代人的学术成长史,变成了要讲述百年来几代科学家的奋斗史,而早期的第一代、第二代科学家的内容采集并未涉,怎么办?
 
这时候已经是2013年8月份,离展览的举办仅剩4个月的时间。团队的四五个人开始了辛苦的资料搜集工作。第一章现代科学扎根中国的内容终于如期出现在公众面前。
 
展出的大主题和框架敲定以后,内容的选择和填充成为下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突出,对于张藜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当耗费脑细胞的过程。
 
“有段时间,我们从8点开始工作,凌晨两三点才能下班。”张佳静说,直到开展之前,展出的东西还在调整,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慢慢磨合协调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展出方式原本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布置一个科学家的实验室,作为观众,你可以参与进来,从视频中看科学家的音容笑貌以及实验的过程,或者坐下来读一读有关科学家本人的传记。
 
“限于成本,我们当时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王春法说,未来仍有这样做的想法。
 
展厅的门口,有一本观众留言册,上面写满了观展之后的所思所想。
 
“展览非常精彩,弘扬了科学精神,学习到很多,收获很大。”中科院院士陈可冀看完展览后,发出如此的感慨。
 
“I am so proud of Our Great Motherland; it is amazing, we are proud of being Chinese forever even Chinese American.(我如此为我的祖国骄傲,她让人惊讶,作为一名美籍华人,我永远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这是一个美籍华人的留言。
 
署名“刘济台”的观众说:“每位科学家都是一部成长史,精华之处足以教育后人。”
 
“很厉害,我也想当科学家”,“我想找一份与科技有关的工作”,留言册上的两句话让很多人唏嘘不已,这曾是几乎所有人孩童时的梦想。
 
留言册已经写到了第三本……
 
《中国科学报》 (2014-01-03 第13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