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鸽 李琦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3-1-29 8:44:42
选择字号:
报告称超七成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时间不够

 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教学的压力大但收入不高。谢瑶
 
近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出炉,其中,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收入的调查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收入偏低,“月光族”偏多。但尽管如此,高校青年教师依然是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首选。过来人表示,任何行业刚起步都是如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更应该理性面对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差,将教学和科研工作放在首位。
 
□相关调查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存悬殊
 
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发布。蓝皮书研究人员对11所北京市属院校、7所部属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高校召开多场座谈会,对高校教师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报告显示,“教授2010年的总收入最低的为4.95万元,最高者为79.7万元;副教授2010年的年收入最低者只有2.8万元,最高者为67.1万元;讲师最低者只有2.2万元,最高者为57万元。”并且,由于高校教师收入受市场化影响较深,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个人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千差万别。报告指出,“市场化”收入体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就容易忽视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影响到了其工作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在“科技人员收入和积极性调查”一项中,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比处于第一位的医生低大约10个百分点。
 
大学教授调研青年教师
 
据统计,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目前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3.3%。
 
近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领衔的《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也公开发布。这份报告由廉思的30人研究团队历时一年多完成。廉思介绍,该报告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5个城市取样,对供职于包括985、211、普通高校、大专院校和成人/民办高校在内高校的5138名青年教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参与式观察等调查方法完成。
 
超三成认为科研教学压力大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青年教师也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
 
报告指出,受访者表示,其压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科研任务重、教学任务多和经济收入少。“科研任务是最大压力源。”
 
廉思表示,“调查发现,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78.1%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用’。”
 
超六成受访者看重工作稳定
 
高校教师一直是不少求职者的首选,也是家长眼中稳定、体面的工作。廉思的团队在调查中发现,仅有13.4%的受访者是由于“收入高”而选择当高校老师,64.6%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稳定性高”是当前工作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廉思分析,虽然高校青年教师的整体收入偏低,平均一年只有大约5万元,但多数选择高校青年教师作为职业的,都是看重其隐藏的无形资本。
 
廉思介绍,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刚入职不久,工资和职称相对较低,申请课题经费难度较大,而结婚、买房、买车、子女升学、赡养老人等经济压力又集中涌现,以致不少人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甚至有14.2%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调查显示,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是月光族,每月能有结余的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前几年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
 
□过来人经验 入职便制订5年规划
 
胡建国本科毕业后就进入高校做了一名大学教师。从教十余载的他,在最初的困难时期选择静心充电,又通过自己一系列的“5年规划”,如今已被北京工业大学破格聘为见习教授,并任学院院长助理、社会学系主任。现在回想刚工作时的情境,再比照现在的大学老师,让胡老师感触最深的同样是面对生活压力。
 
从收入上看,胡老师工作第一年的月工资只有270元左右,房租大概是150元,压力挺大。现在大学青年教师收入也不高,“我刚来北京工作时,原来单位的人都不相信北京高校教师的收入这么低,以为我开玩笑。我申请限价房时,街道同志看我收入不高,还怀疑我的收入证明是假的。”他感慨地说。
 
虽然生活压力大,但胡建国还是很珍惜教师这份工作,他给自己制订了“5年规划”:第一个5年完成硕士学业,第二个5年完成博士学业。按照这份职业规划蓝图,胡建国在教师这条路上,每一步走得很踏实,在做了一年大学政治课老师后,便考取政治学研究生。由于一直抱着不计较的平常心,一路走来还收获了不少惊喜。
 
□过来人建议 淡定面对投入产出时间差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不高,但是工作压力并不小,现在高校科研、教学、职称晋升竞争都很激烈。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要想静心做学问、搞教学,对年青老师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是需要淡定面对的。
 
胡建国坦言,他博士毕业刚工作时,工资每月不到3000元。好在单位提供了两年的过渡房,让他暂时有栖息之地。刚工作,也没能力与途径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自己倒也开脱,没事时就呆在家里看书搞科研。现在想想,工作最初两年的充电,给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作为过来人,有两点心得,希望和青年教师分享。
 
第一,如果暂时改变不了外部环境,那么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让自己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很重要。现在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是存在的,有些人在就业时,过于执着于某些地域、某个部门甚至是某种物质,比如房子等。胡建国认为,避免这种风气的干扰太重要了,因为高校老师的科研教学投入与产出存在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有时还不短。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心态的安静从容很重要。
 
第二,搞好工作积累,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现在高校发展形势变化很快,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搞好本职工作,当机会出现时,积累与付出是会得到承认的。
 
第三,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时的,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按着这个目标向前走,避免迷失方向。
 
□专家分析 应建立统一工资标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告诉记者,自己也关注到了这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的一些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没那么严重”。
 
这位教授表示,为了保证教师潜心教研,高校教师应该得到社会中上水平的收入。并且,应该建立统一的工资标准,使得同一职位水平的教师收入基本相同。他举例称,现在不少教育部直属的院校,北京市属的院校之间收入水平就差距不小。他认为,北京市属各高校之间、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之间,同样级别教师的收入应该基本持平。
 
此外,他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教学、科研工作相对突出,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提供特殊的物质奖励和津贴。
 
面对如今高校教师“市场化”的现象,这位教授表示,应该对高校教师提供合理保护,应该为教师提供最起码和较为充分的福利,比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等。
 
他也坦言,如今高校教师在外兼职的不在少数。“我认为应当限制教师在外兼职或者全职,禁止高校教师开办公司,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给这些市场化经营一些可乘之机,比如利用自己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他建议。
 
□青年教师案例
 
放弃高薪工作做高校老师
 
研二上学期,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学生石晨旭就收到了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offer,专业对口,解决户口,待遇不错,领导又特别看好,但她仍然选择了回到自己本科的母校青岛科技大学做了一名大学老师,教广告学概论。这位85后,是典型的高校青年教师代表。
 
在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让她有许多体会想与师弟师妹们分享,而她自己也希望师弟师妹们在本科教育阶段的成长起步早一些,多一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2010年7月,石晨旭走上了工作岗位。与其他高校青年教师一样,石晨旭信心满满。课堂上的她,是学生们眼中的“魔力女教师”,课下的她是潜心教研的“学术女”,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超过14个小时,甚至比在学校读书时更累。
 
石晨旭说,她之前就预期到了这份工作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压力大、收入低,都在我的预料范围之内,但我选择这份工作本来就不是冲钱来的。”她说,每份工作刚起步都非常不易。虽然这份工作不轻松,但比许多广告圈的同学来说,已经好太多了。“他们没日没夜地想创意,做方案,被客户催,被领导骂,我已经很幸福了。”选择这份工作,石晨旭并不后悔。
 
石晨旭也知道大学教师的“5年定律”。她笑着说,现在已经过了两年半了,争取在5年内实现一个飞跃,希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原标题:高校青年教师现状引关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