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24 8:21:23
选择字号:
湖北工大“红点奖”抄袭事件尴尬收场
学者针对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建议成立国家层面具有公信力的独立调查机构

 

石元伍的作品“救生三角筏”


胡素美2009年的毕业作品“自由空间海上救生帐篷”
 
 
 
一个工业设计领域至高无上的大奖,却引发一起疑似大学教授抄袭学生毕业作品的丑闻。因为“红点奖”,让湖北工业大学的多名老师和毕业生一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2009届毕业生胡素美的作品——“自由空间海上救生帐篷”,为何会和当初并未指导其毕业设计的教授石元伍2011年获得大奖的作品惊人相似?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对当事学生、教授及学校领导、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采访。此事件也引发了工业设计领域有关版权保护的问题,值得设计界深思。
 
■本报记者 彭科峰
 
一个来自天涯社区的热帖,让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石元伍和2009届毕业生胡素美引起公众关注。胡素美的同学爆料称,石元伍于2011年获得工业设计领域“奥斯卡”大奖——“红点奖”,但其作品其实抄袭了胡素美两年前的毕业设计。《中国科学报》记者调查发现,石元伍获奖作品“救生三角筏”确实和胡素美当年的作品“自由空间海上救生帐篷”存在惊人的相似,但石元伍否认抄袭,只承认借鉴了“学生作品的外观”。在湖北工业大学校方介入协调后,目前胡素美已经被列为“救生三角筏”的第二作者。
 
网友不平
 
和之前的厦门大学傅瑾学历造假、北京化工大学陆骏简历造假被揭穿的过程一样,这次的“教授抄袭事件”同样最先发布在网络上,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9月7日晚,网友“涛哥哥YE”在微博上发帖称:“导师抄袭同学作品,国际红点设计大赛中荣获至尊奖,有图有真相!”微博称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石元伍抄袭自己2009年毕业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红点设计大赛至尊奖,微博同时晒出了两人作品的照片。
 
9月8日晚,天涯论坛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内容。网友“摩天轮zy”在论坛板块“毕业之后”上发布名为《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石元武,抄袭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获取红点至尊奖》的帖子。发帖人进一步介绍,该获奖作品的设计者标为石元伍及其研究生吴崇翔。该新闻报道出来以后,原设计者才知道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被剽窃了。
 
借助微博和论坛的影响力,“教授抄袭学生毕设获奖”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播,有网友直呼:“现在的教授是越来越有想象力了。抄完同行再抄学生,不知道下一步是否要向小学生作品‘学习’呢”。但也有网友表示,设计理念难免会撞车,特别是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有可能交流过相关信息。
 
石元伍和胡素美两人的作品都是海上救生设备,利用4块三角板,经过连接可以闭合,形成三角锥空间,一旦发生海难,遇险人员可以躲在空间内等待救援。而根据网上晒出的照片,两人作品的外观色彩和形状构造几乎一样。只不过在构图上,石元伍的作品多了一架直升飞机。
 
“涛哥哥YE”的这一微博在发布当天不到5小时内被网友评论近500次,不少自称是胡素美同学的网友发言力挺,表示他们在当年的毕业设计展上看过胡素美的作品,石元伍教授获奖作品的创意的确来自其当年的作品。
 
胡素美本人在看到网友的帖子后,也发布微博称:“看到自己当年的毕业作品,现在竟然获得了德国红点最高奖项,真是让人兴奋与惊讶,可更让我‘惊讶’的是作者却不是自己本人,而是大学时的老师和一个他现在的研究生。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真让人心寒啊,老师你在想什么?安心么?”
 
9月11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联系到最先发布微博的“涛哥哥YE”—— 一位姓叶的同学。据叶同学介绍,胡素美比较文静、内向,不太爱多说话,他和她接触也不多。胡素美的作品被人抄袭的消息,最先是在他们班设置的QQ群里爆出来的。9月初,湖北工业大学在其官网上发布了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石元伍的作品“救生三角筏”。该作品从40多个国家3672件入围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取国际重要设计大奖2012年度“红点至尊奖”。石元伍已被邀请参加将于今年10月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颁奖典礼。
 
此后,有好事的同学在浏览官网上看到这一消息,意外发现公布的“救生三角筏”设计图竟然似曾相识。在QQ群讨论时,有同学终于发现该作品疑似抄袭了胡素美的创意。“当时同学们在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说应该找个人在微博上揭露一下。”叶同学说,发布微博的当天下午他因为忙别的事,一开始并没有关注到群里发生了什么。后来他无意中点开群看了看消息记录,这才决定帮同学们把这一消息发布上网。
 
叶同学表示,胡素梅的作品是2009年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毕业作品,有上千双眼睛看过。“而且当年学校给我们毕业生每人都发了一份毕业设计集合册,我保存至今。”
 
对于石元伍是否指导过胡素美、获奖作品的创意是否为两人共同完成的问题,叶同学表示,他清楚地记得,当年毕业设计时,他和胡素美是一组,但当时的指导老师并不是石元伍,和其没有多大关系。“至于石老师是否给了胡素美意见,你得问她本人。”叶同学还表示,毕业之后他在广东就业,也未从事工业设计方面的工作,而胡素美在上海,属于为数不多的仍在工业设计领域工作的同学之一。
 
当事人的无奈
 
9月11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联系到胡素美本人。胡素美说,自己的作品当年曾获得院系优秀毕业作品,出现在毕业展厅和毕业作品集里,当年的同学都知道,“学校老师获奖的新闻一出来,就有同学告诉我了”。
 
胡素美介绍,2009年,参与指导她所在班级同学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共有3位,一位是学校领导,一位是石元伍,还有一位是现在已经出国学习的郑璇。当时全班同学共分为3个组,自己的指导老师是郑璇。
 
对于石元伍,胡素美表示,学生们和他接触不多,但石元伍曾经给他们教授过相关的专业课。出于教师指导学生毕业作品的需要,她当时的确请石元伍看过自己的作品。但她的毕业设计作品“自由空间海上救生帐篷”完全是自己当时的创意,和石元伍并没什么关系。
 
胡素美说,在得到同学们的告知后,她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希望有关方面更换“红点奖”获奖作品的署名,将自己列为第一作者,“毕竟创意都是我出的”;二是希望石元伍在权威报纸上发表道歉信。
 
胡素美坦言,相关网络报道出炉后,石元伍和院系领导都与自己联系过。“石老师发了一封邮件表示歉意,说忽视了我的劳动成果,希望能增加我为作者之一;学院的领导说同意更换第一作者的署名。”
 
但在另外一个当事人石元伍的口中,这次抄袭事件却有另外一个说法。石元伍公开对外界表示:“最初的设计理念是我想出来的,被学生用在了毕业设计作品里。”
 
石元伍表示,当年胡素美不在他的组内,但他给她指导过。当时在具体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分组情况进行,通常是3位老师在一起,共同讨论学生的作品,学生也会找自己导师之外的老师交流意见。胡素美正是按照他的理念设计出了“自由空间海上救生帐篷”。
 
石元伍坦言,自己“借鉴了学生作品的外观”。他说,三角形板块是最适合的形状,所有人都会选择,至于颜色相同,只是巧合。“她的毕业作品,只是一个粗糙的想法和概念模型,我的设计则有升级和改装。”
 
处理悬而未决
 
在“教授抄袭学生”的消息被广泛传播之后,胡素美、石元伍,乃至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都蒙受了巨大的压力。
 
胡素美告诉记者,在学校和她进行联系之后,她备感压力,一度删除了自己在微博上发布的相关消息。她直言,尽管自己已经从学校毕业,但毕竟湖北工业大学是自己的母校,她也不想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而石元伍也曾经是她的老师,她也不希望对方因为此事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现在此事已经引起很大风波,她不希望“红点奖”组委会撤销这一奖项,“毕竟这个奖不容易,对学校或者个人来说都是难得的荣誉”。
 
而胡素美的一名同学也向记者介绍,事实上胡素美本人感到左右为难,她只是希望自己能成为获奖作品的第一作者,也不想让石元伍因为抄袭风波而身败名裂。
 
《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湖北工业大学的官方网站已经撤下石元伍获得“红点至尊奖”的新闻。该校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许开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认定石元伍涉嫌外形抄袭,其系主任职务已被暂停。校方还呈请学校学术委员会根据相关条例讨论作出进一步处理,同时要求石元伍向胡素美作出书面道歉,向“红点奖”组委会申请更改第一作者名称。
 
但在9月13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致电许开强,询问石元伍的后续处理情况、是否已经作出书面道歉时,对方拒绝透露进一步信息。
 
而石元伍则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目前他确实暂时停职在家,但这一段时间他也没有课,所以不用去学校。目前他正在等待学校进一步的处理结果。
 
据了解,9月13日当天,“红点奖”组委会已批准石元伍的请求,保留作品所获的“至尊奖”,并将作品的原创学生胡素美列为获奖作品第二作者。
 
但胡素美对于这一消息并不感到高兴。她向记者介绍,工业设计作品的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差别很大,目前学校方面没有主动和她联系,石元伍也没有公开道歉,她对于这一结果并不满意。至于后续如何处理,是否要继续争取第一作者的署名权,她表示要询问相关专业人士,再作决定,“目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建议成立独立调查机构
 
在“教授抄袭学生作品获奖”一事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之后,多名业内人士、学者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海外学者、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博士陈铁喜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就目前公布的情况来讲,可以断定石元伍抄袭无误。但他同时表示,对方抄袭在先,然后又试图把受害者加入作者列表,造成是“遗漏”作者的行为,这与事实完全不符。
 
陈铁喜认为,当前学术界存在抄袭成风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成本权衡的问题。简言之,就是抄袭所得利益大于揭发带来的损失,所以抄袭才会泛滥。继续深究,就是科研人员所在单位的利益和损失权衡的问题。以石元伍为例,抄袭不仅给其带来国际大奖,也给该校带来国际大奖,所以出现“学院、学校做工作”的现象并不稀奇。这其中涉及的利益,不但有悖于道德,甚至涉嫌欺诈,而且恶化了整体学术环境。
 
陈铁喜指出,石元伍、陆骏、傅瑾这类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关键原因在于缺乏代表社会的具有公信力的独立调查部门和执行惩戒部门。他为此建议,可以由国务院牵头,成立学术诚信联席会,成员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有关负责人兼任,并设联席会主席一名,由分管科教的国务委员或者国务院副总理兼职,并直接向国务院负责。凡涉及省属、部属高校,市级以上科研单位的,由联席会负责协调组成独立调查小组,呈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审批,并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开。
 
《中国科学报》 (2012-09-24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