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颖颖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8-7 13:57:06
选择字号:
复旦大学筹建国内首个言语听觉学科硕士课程
 
记者从8月5日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闭幕宣讲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的言语矫正专业人员缺口巨大,而且没有一所大学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言语听觉学科。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言语听觉科学专家陈忠敏介绍,仅依据2005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我国约有听力残疾患者2561万人、言语残疾患者858万人。然而目前,我国的听力学专业人员仅有7000多人,言语矫治专业人员更是不足100人,康复需求比为1∶3294和1∶85800。而在美国,这两个数字在2000年时就达到了1∶150和1∶605。
 
陈忠敏表示,如果按先进国家的标准推算,我国尚缺听力学专业人员约17万人、言语矫治专业人员约14.2万人。
 
除了数量上的差距之外,我国言语矫治康复事业和人才培养还存在着“无法可依”“无标准可依”“无职业类别归属”的“三无”窘境。在相关学科的建设上,目前国内也几乎没有一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言语听觉学科。而在发达国家,很多学校都开设有专门的言语听觉科学系。
 
记者了解到,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优质的附属医院资源,复旦大学正开展研究,推动建立国内首个体系完备、多学科交叉的言语听觉学科。“我们希望建立一个为期3年的硕士课程,学生的来源可以是文科或医学背景,也可以是计算机或教育学领域的。课程前一年半在复旦学习基础的语言学课程,后一年半是临床医学的教学。”陈忠敏表示,目前这一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已准备就绪,只等教育部审批通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