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郭兆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30 8:40:59
选择字号:
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张笃周:栽得梧桐引凤来
本报记者 郑金武 通讯员 郭兆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是我国航天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该所在嫦娥二号遥距测控、神舟飞船交会对接中,承担了一项项重要工程研制任务。
 
在其背后,是一支支优秀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团队的支撑。
 
多年来,该所在吸引、留下优秀人才,挖掘、发挥其创新潜力,把知识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方面,积累了众多经验,并打造出一支由“空间控制博士班组”为代表的青年高学历人才组成的创新主力军。
 
“不种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要掌握人才引进中的主动权,就一定要夯实高层次人才实现理想的高地。”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张笃周表示,“否则,即使人才引进了,也留不住,用不好。”
 
夯实高地 打造“高峰”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航天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拥有一大批优秀人才是基础。
 
近年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主动转变思想,不断创新引人、留人理念、模式,巧妙解决了“与许多行业相比,航天单位在工资待遇等方面不占优势,如何获得优秀人才的青睐”这一难题,在激烈的人才抢夺战中拔得头筹。
 
张笃周介绍说,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先后建立了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及5个产品级专业实验室、2个专业技术实验室,并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共建了6个实验室,构建起一个庞大、完整、代表中国空间智能控制技术最高水平的创新平台。
 
在加强重点院校毕业生和国内外优秀成熟人才引进的同时,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还立足自身,采用自主培养的方法,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国家一级学科点,进行空间控制与推进专业技术的高端优秀人才的自主培养。
 
截至目前,该所已引进、培养博士、博士后178人,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在正式职工中的比例更高达53.7%,高端人才比例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增长,为该所创新发展积聚了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创立机制 打造“特区”
 
现年30岁的王汉磊刚参加工作时,承担的是贴近型号方面的论证工作,但研究所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政策唤起了他内心的创新欲望。他主动请缨,投身到之前不被看好的基础预研岗位,凭借着一股拼劲,积极争取相关项目,撰写出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解决了困扰控制领域的诸多难题,仅2年就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而事实上,得益于研究所“特区”新政的高知人才,远远不止王汉磊一人。
 
“优秀人才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不能束之高阁、置之闲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让他们担当起技术创新主力军的重任。”张笃周说。
 
本着这种思想,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把最优秀的人员放在了研制生产的关键第一环——技术预研岗,并出政策、出经费、出机制,打造创新“特区”,为创新之花培育沃土。
 
同时,研究所还积极鼓励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发的人员放宽视野,不局限于型号立项的束缚,积极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课题,并设立专门的奖励基金对得到立项支持的课题组进行奖励。
 
此外,研究所通过开展“创新技术下班组”、支部创新实践活动、博士上讲台、五小成果评选、“远航”记者团、“护航工程进班组”等活动,积极营造“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使得创新成为工作中的主旋律,成为员工口中的常用词。
 
一系列创新特政的实施,扭转了“研发人员向型号岗流失”的现状。当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发人员比例占到了近18%的全员比重,技术创新岗一跃成为了该所的“香饽饽”。
 
经过精心培育和打造,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人才茁壮成长,在科研立项、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重大航天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了“博士班组”等创新典范。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发中心“博士班组”创造的辉煌,给研究所锻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来了诸多启示。面对着空间技术领域艰巨的挑战,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继续深化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将秉承和发扬自主创新的文化,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以高层次人才和专业紧缺人才为重点,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规模,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对于研究所未来人才培养,张笃周等所领导有着清晰的思路。
 
《中国科学报》 (2012-05-3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