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栾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8 8:30:50
选择字号:
童坦君院士:科学研究需要“慢性子”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实习生 栾奕
 
“从事科学研究绝对是一份细活、慢活,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可能作出点成果。特别是基础研究,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到收益。”近日,中科院院士童坦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科学研究需要“慢性子”、需要更多的耐心。
 
但是现实中,在急于求成的功利思想支配下,人们往往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而是更热衷于“立竿见影”的应用研究。“今天你投入一块钱,明天就能回报100万,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在童坦君看来,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发展的根源。“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基础研究回报率还是很高的,因为很多基础研究成果,最终都会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不顾外界反对,执意要加大对肿瘤基础研究的投入。“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让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即便是计划实施10年后,仍有部分民众认为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可现在再回头看看,美国的某些肿瘤治疗水平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童坦君说,科学研究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需要一点一点地了解、验证。特别是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毕竟生命现象太复杂了,短时间弄清楚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时间成本的确不能忽视。“基础研究从立项研究到出成果再到应用,其间肯定有个时间差,可能是十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童坦君说。
 
而对于那些急于“求成果、促发展”,而不愿意“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童坦君认为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一定会对科研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带来“伤害”。
 
“很多基础研究的成果,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能完全认识到它的作用和意义,比如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最开始并没有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直到近些年,人们才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与端粒的长短有一定的关系。”童坦君说,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便授予了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
 
此外,童坦君还认为,基础研究不够也是导致创新性不足的重要原因。
 
“基础打得不扎实,还怎么谈创新呢?如果基础很牢靠,创新性自然就很强,反之亦然。这就好比盖楼房,在盖之前,就必须先打好地基,倘若连地基都打得不牢固,就算楼房盖得再高,也总有一天会塌下来。”童坦君直言不讳。
 
肯定基础研究重要的同时,童坦君并没有否认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应用研究经济效益明显,获取成果的周期短,并且还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童坦君认为,在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薄弱时,可以适当地加强应用研究,以首先保证应用的充足。而当国家有一定实力时,就需要注重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否则就会没有自己的东西,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
 
“这就要求搞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心中装着与应用相结合的理念,要想到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与应用研究结合,让研究成果更早、更好地发挥作用。”童坦君说,科学创新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开花结果”。
 
《中国科学报》 (2012-05-1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