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7 8:59:40
选择字号: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多管齐下降“泥龙”
 
■本报记者 彭丽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跟随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到达位于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的小岗剑路段,那里正在进行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施工。
 
记者看到,100多名施工人员分散于山腰和山脚作业,他们要赶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整条泥石流沟的治理。
 
在山腰处,有一大块裸露区域,像是奶油蛋糕沿边切下后的样子。“那是汶川地震产生的崩塌。”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陈晓清说,“地震断裂带从小岗剑路段穿过。沿发震断裂带20公里范围内是崩塌、滑坡集中发育区,也是泥石流最为发育的区域。”
 
其实,汶川地震后不久,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崔鹏就已意识到,泥石流将会是极震区最主要的次生灾害,严重影响灾后重建工作。2008年7月,他负责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地震灾区灾害危险性评价报告,并分析划分出潜在危险区。
 
不久,科技部“973”项目立项——“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和风险控制”,由成都山地所、清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对震后次生灾害进行联合攻关,崔鹏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一边探索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基本规律,一边结合震区孕灾环境变化和震后灾害活动规律开展相应的减灾技术研发,并将研究成果同步应用于灾后重建中。
 
然而,项目的实施过程却充满着艰辛。成都山地所硕士生杨东旭,一直参与小岗剑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勘查和设计。他指着一条泥泞的小路向记者描述勘查时的情形:“我们用刀砍出山路,慢慢爬上去踩点。来回一公里的距离花费了近一天的时间。”
 
陈晓清告诉记者,最初考虑在小岗剑泥石流沟上游修建桩林,通过桩林拦挡部分泥石流。但山坡太陡,徒步都很难到达,施工难度太大,只得放弃。后来通过在上游设计缝隙坝和拦挡坝,截住部分泥石流。
 
即使修改了设计方案,修建时也困难重重。为了使人能徒步到达山腰修建缝隙坝,施工人员在泥石流沟内搭建了十多米高的脚手架。记者走在上面时,颤颤巍巍两腿发软,而施工人员每天靠着脚手架运送材料,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
 
“习惯了就不会怕。”施工人员谢师傅告诉记者,真正吓人的是施工中遇到下雨。“前天下小雨,1号缝隙坝旁边就出现了崩塌,石头一块接一块地往下滚。幸好没伤着人。”
 
“这样大规模兴建泥石流治理工程会不会进一步破坏周边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泥石流?”面对记者的担忧,陈晓清解释说,项目团队在研制减灾技术时就考虑到了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年初,团队对箱体组装式拦砂坝作了进一步改造,研发了箱体半组装式拦砂坝,可在坝肩的坡面和坝顶种植灌丛或草木。“几年后,拦挡坝周围绿油油的,能与周边生态环境有机融合。”陈晓清表示,该技术为震区泥石流治理工程与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契机。
 
下一阶段,团队将会对泥石流防治工程体系优化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加强泥石流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与岩土工程措施优化配置研究,用生态工程措施去抑制或缓解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的发生是一个自然过程,工程措施只能延缓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这一过程,从长远来看需要生态工程措施进行治理。”陈晓清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5-17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