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9 8:42:12
选择字号:
专家建议从录取制度破解教改难题
 
■本报记者 陆琦
 
“考试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牛鼻子’。”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5月7日举行的2012中美素质教育合作交流会上表示,如果考试和评价制度再不能实现重大突破,中国教育改革很难深入。
 
朱永新坦言,十多年来,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依然“扎扎实实”。作为指挥棒的现行考试和评价制度,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和推动教育改革的作用,反而发挥着破坏性作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甚至用“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来形容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现状。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原因何在?他认为,核心问题就是评价与考试制度没有相应的改革。
 
事实上,这几年我国高考改革有过很多探索,从科目改革、春季高考到自主招生、平行志愿,每一次改革的推行都被赋予崇高价值。“但遗憾的是每次改革都失败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直言。
 
究其原因,杨东平认为,高考改革中很大的问题是高校缺乏动力。“因为现在依靠分数录取,学校可以简单完成招生。一旦改革,会增加招生成本、拉长招生周期。”
 
而在熊丙奇看来,根本问题有两个:第一,录取制度没变,每个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改革都为一次高考服务,无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第二,考试被行政高度垄断,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行政许可的考试,作为国家录取的最根本依据。
 
对于如何破局,熊丙奇认为,首先要进行录取制度改革,必须打破一个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僵化局面。
 
多张录取通知书意味着什么?举个简单例子:一所大学为了招满100个学生必须多轮招生,发出超过100张以上的录取通知书,这就意味着招生计划作废,即教育主管部门从此失去了招生计划的审批权;对大学而言,如果发出100张录取通知书,最终只有30个人入学,就意味着它被抛弃了,在竞争中被淘汰了。
 
因此,熊丙奇认为,录取制度改革,离不开政府放权,离不开学校转变意识。
 
其实,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专家在高考改革的落实中有一个共识,就是要突出招生制度改革,优先改革招生制度。
 
杨东平透露,在进行考试制度研讨的时候,专家们确定了十多个选题,包括免试和保送生、部分学科单考单招、异地高考等问题,其中大多数与招生录取制度有关。“新一轮改革尤其涉及到学生多次考试和双向选择这一根本性制度设计问题,一旦实现,意义是非常大的。”
 
《中国科学报》 (2012-05-09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