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8 8:52:21
选择字号:
渔业专家:闽江死鱼原因仍欠数据支撑
 
□本报记者 鲁伟
 
“天气有可能造成鱼类大面积死亡。但如果有关部门将天气当成主要原因,还需要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9月7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淡水生态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钟杰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福建闽江古田段大规模死鱼事件的原因,还需要更详细的调查报告。
 
“天气是主因毋庸置疑”?
 
据媒体报道,自8月27日开始,福建闽江古田段养殖网箱开始出现大面积死鱼。初步统计,死鱼3000万斤,可装满250个火车皮,800多个养殖户损失上亿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于9月6日公布死鱼事件的原因为:水域溶解氧含量低致使养殖鱼类缺氧死亡。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调查结论还在讨论,但“天气是主因毋庸置疑”。
 
对于这一结论,当地渔民并不认同,坚持认为“水下还有污染源”。
 
对此,李钟杰表示,缺氧对于淡水养殖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气温太高、气压太低或者养殖密度过大,都会造成鱼类缺氧,如果严重的话就会造成大面积致死的情况。
 
李钟杰分析说,连日来福建闽江古田段天气情况并不理想,在持续高温后遭遇台风带来强降雨,的确会对当地渔业养殖带来极大影响。强降雨会将湖面周边的污染物等一并冲刷进水体,造成面源污染。
 
“天气原因有可能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但是还需要科学的数据来支撑这种说法。”李钟杰说。
 
“是否缺氧几分钟就可测出”
 
对于目前相关部门提出的“泛塘”一词,李钟杰告诉记者,所谓泛塘,一般是指人为污染物如饲料、化肥等池底沉积物在气温过高、气压过低等情况下,加速分解,并伴有大量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释放,从而导致鱼类大量缺氧而死。
 
“泛塘一般多发于凌晨及浅水池塘,正常情况下,水库很少有泛塘现象发生。”李钟杰说,发生泛塘现象,还需要对养殖密度、水深、含氧量等情况进行实地综合测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李钟杰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讲,判断水库和池塘是否缺氧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一台便携式的专业仪器,将仪器探头放进水里,几分钟就能得出“溶氧”指标。
 
对于渔民提出“每年都有台风,为何今年死鱼多”的质疑,李钟杰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科学可信的数据、专业的分析去解答渔民的疑问。同时他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水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不能简单地按以往的经验逻辑看待现有问题。
 
大面积死鱼事件能否避免?
 
“每一次大面积死鱼事件的发生,其背后的原因都是复杂的。”李钟杰认为,闽江死鱼事件需要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天气影响程度、渔民的养殖密度、水体环境状况、是否存在污染源、是否伴有鱼病发生等。
 
李钟杰分析说,如果是受污染影响,鱼类一般会在几个小时内出现大面积死亡;如果死亡时间持续至几天,则有可能是病害导致。“如果本身就存在鱼病,受天气影响导致缺氧则会加速鱼病的大规模暴发”。
 
如何避免大面积死鱼事件再次发生?
 
李钟杰建议,首先不能盲目追求养殖规模。他说,有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养殖规模,实际上也加大了养殖风险。从目前情况看,大水面养殖由于过度施肥和投饵,对水体污染严重,逐渐应被精养鱼池取代。其次,地方政府应对水体进行集中管理,清理沉积在河道里的污染物,严格控制面源污染。
 
此外,改变养殖方式将是今后渔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李钟杰呼吁,应该用“增殖”取代“养殖”。所谓增殖,是指在恢复水体内原有鱼类种类的基础上,再根据实际需要评价各类鱼种的投放量,来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
 
《科学时报》 (2011-09-08 A2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