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中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1 8:22:35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评论:费解的温州撞车事故
 
□本报评论员 王中宇
 
温州事故,举世震惊,国内外专家称此事故“不可思议”,笔者反复琢磨,百思不得其解。逻辑上,防止追尾的所有环节,在设计中均已考虑;技术上,远比它困难得多的功能早已有效解决。或可解释为腐败,但腐败不是智力问题,腐败分子不可能掂不出轻重;或可解释为管理混乱,但当事人不可能不知道“后果很严重”。但事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症结到底在哪里?
 
2003年10月12日,秦沈客运专线通车,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的提速条件。这是高铁在国内首次面世。2003年注定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却不是因为高铁。
 
回顾1996年,中国告别“短缺经济”,迎来商品过剩时代。经过两年徘徊,1998年前后,中国一举启动四项历史性举措: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教育产业化改革、医疗产业化改革。这四项改革一言以蔽之:以利润极大化作为全社会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
 
国家统计局网站披露了1992年到2008年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这些表提供了历年的总储蓄和资本形成总额。主流经济理论往往假设储蓄等于投资,而实践中两者未必相等,其差额被称为投资缺口,一般通过国内外相互投资弥补。2003年以前,投资缺口不大;2003年后,两者差距持续扩大,意味着存在大量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2007年新增逐利资金中,有20%在国内找不到投资机会。
 
可见,2003年后,中国资本集团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资本过剩的历史阶段。资本过剩的本质不是社会不需要资本,而是社会购买力不足以提供资本所需的起码利润。历史上,一个国家一旦资本过剩,就急需输出资本,说白了就是到海外为资本寻找新的利润源。否则嗷嗷待哺的逐利资金在国内狼奔豕突,兴风作浪,可以摧毁整个经济运行机制。
 
中国资本集团的主体是国家资本,不适于见缝插针的渗透、游击战略,而适于大兵团作战,适于大型工程。高铁就是一个最合适的领域。所以尽管各方面质疑、争论不断,高铁却始终能超高速发展。事实上,中国已经在中南半岛、欧洲、美洲等地威胁到法、德、日等先行者的市场地位。
 
对各方而言,这是一场性命攸关的竞争,成者王侯败者寇,竞争中只能不择手段。从2003年至今虽然时间没有别国那样长,但中国高铁的网络规模之大无人能比,这是市场竞争中的独门优势。要消除这一优势,最有效的事件是:一场震惊世界的重大事故。
 
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场事故居然发生了;而能使这一切发生的人,绝非泛泛之辈。事故原因正在调查,如果调查结果将责任归之于偶然因素、技术问题,或某个人的失职,套用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的语言范式:不知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科学时报》 (2011-08-0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